项 目 | XT22 | |
钩心高度 mm | 1570 | |
箱体容积 m3 | 22 | |
导入宽度 mm | 1060 | |
左右滚轮外宽 mm | 1600 | |
外廓尺寸mm | 长 | 5900 |
| 宽 | 2500 |
| 高 | 2400 |
配套勾臂车 | ZLJ5251ZXX系列 | |
箱体自重 t | 4.2 |
XT22垃圾箱结构特点
(1)箱体截面采用凹设计方法,防止垃圾压缩后箱体变形导致不能顺利卸料。
(2)采用双密封结构,除行业上在卸料门处设有密封外,另外在卸料门外侧专门设有自动密封门,进一步对垃圾的进料口进行密封,确保在垃圾转运过程中没有任何污水渗漏。 (3)垃圾箱尾门锁紧机构采用中联,并申请保护六点锁紧机构,密封条的压缩量具有无级可调,有效地提高了密封条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 (4)垃圾箱底部设置有污水储存槽,可以储存垃圾转运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此外,垃圾箱尾端安装有排污阀,通过其可以实现垃圾箱内污水“站内集中收集、转运集中储存”收集目标。 PT22 移箱平台 移箱平台可根据用户需要选配。移箱平台可承载两个垃圾箱,占用三个垃圾箱位。其作用是将垃圾箱相对于压缩机横向移动,实现压缩机快速自动换箱,提高系统效率。 移箱平台是“两箱三位”的型式(见上图),中间是对接位,两边是非对接位。移箱平台由两个机架及两条轨道等组成,采用减速机驱动。图示两机架串联在一起,每个机架可以承载一个垃圾箱,当机架在油缸的驱动下沿轨道左右移动时,可以实现空箱、满箱切换功能,有效地提高了作业效率。 PT22移箱平台性能参数项 目 | PT22 |
型式 | 双平台串联式 |
平移距离 | 2950 mm |
平移速度 | ≥4m/min |
平台承载能力 | 40t |
PT22移箱平台结构特点
(1)移箱平台可以快速平稳地切换空箱和满箱,显著提高垃圾压缩成套设备工作效率。
(2)节能省电。 (3)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一、工艺流程介绍 LYS20型水平垃圾压缩站的工艺流程如下: 1.卸料 从市区装满垃圾的垃圾收集车(手推车或机动车)进入垃圾转运站,沿转运站旁边坡道进入后部卸料平台,收集车停于压缩机上部卸车位准备卸料。 2.垃圾压装 勾臂车先将空的垃圾箱尾部密封门翻转打开,再将空箱放到压缩机前的移箱平台(或轨道)空位上,移动空箱(或压缩机)与压缩机(或空箱)中心对准(固定式无此动作)。推拉装置将空箱拉紧,锁紧装置将空箱拉紧并锁死,提门装置将空箱闸门自动提起。此时,机箱对接工作完成,即可进行卸料和压装。 不断卸料,不断压装,直至“满载指示灯”闪亮报警。 垃圾箱压满后,提门装置将闸门关闭,锁紧装置将锁钩打开,推拉装置将垃圾箱推开,移位装置将满箱移至出箱大门处(仅有移箱式有此动作)。 3.垃圾箱装车、转运 勾臂车将满载的垃圾箱勾起吊装至车上,并将尾部密封门关闭,再将垃圾箱运往垃圾填埋场、焚烧场或站内临时存放地。 4.倾倒垃圾 垃圾收集、压装、转运、倾倒垃圾全过程(见下图) 产品先进性分析 LYS20综合性能处于国内同类产品的水平。技术性能先进,垃圾处理能力强。由于其压实力大,压缩力达360kN,压缩比达2.5:1以上,且可连续一边上料一边压缩。作业噪声低。站内噪声低于80 dB(A),站外噪声低于65 dB(A)。 故障率低。从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年故障率远低于垂直站及同类其它产品。 产品结构先进,压装循环和压满报警技术采用位置和压力双控制方式,采用控制推头位移距离来控制压装循环行程,同时由系统的压力来决定压缩循环的开始和终止以及系统内泵工作的顺序,这样在负荷小时双泵同时工作,效率高,负荷大时单泵工作,产生较大的压力,压缩机推头在一定行程内循环压缩。特别的关门机构及技术,可确保箱闸门关闭时无任何垃圾夹渣。 当压满报警后,操作闸门下降时,通过电气和液压的程序的控制,闸门紧贴推头前端面缓慢下落时,推头与之同步也慢慢往后退,使得在推头后退的时候,反弹的垃圾无法越过闸门而外溢,从而有效地解决因推头后退后,大量垃圾因反弹,闸门没有及时关闭造成垃圾在闸门关闭前越过闸门,最终导致闸门下挤满垃圾而夹渣的现现象。 采用*的卸料门、闸门、密封门机构合为一体全密封技术与压缩站相配套的垃圾箱,其卸料门上装有闸门和密封门机构,所有机构都由液压系统控制启闭。压缩垃圾时,垃圾箱与压缩机体对接口压紧密封,污水从压缩机后部排污管道排入排污系统。压缩作业完成后,放下闸门,拉臂车将垃圾箱拉上车,并关闭密封门,这就确保了转运过程中无污水外漏,臭气外逸的现象,并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水平站垃圾箱尾部夹杂垃圾、影响市容的现象。此技术是目前国内中联重科技术。 采用环保高效的垃圾箱装、卸料技术垃圾箱上所有机构均采用液压控制,垃圾箱上的液压回路与拉臂上装的液压系统共一个系统,并通过快换接头连接,使操作人员可以不下车就能操作装卸车箱和卸料作。提高了操作效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并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