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组成:
户外噪声监测系统灯光超标报警采用GPRS无线噪声监控传输方案;它适合于长距离噪声无线实时架空,它由噪声传感器、GPRS传输模块、噪声显示屏组成。
1.户外噪声监测系统灯光超标报警前端采集部分:由噪声传声器、数据采集主机系统(含保护及电源、采集器等)GPRS无线传输模块组成;
2.后端接收部分:由GPRS接收模块、采集系统、噪声监控平台组成;
3.显示部分:噪声显示屏;LED显示屏显示内容界面参考。
户外道路运输噪声污染监测技术参数:
1.安装方式:壁挂式或立柱抱箍式
2.频率范围:10HZ~20KHz
3.测量范围:25dB~135dB
4.使用温度:-20℃~+70℃
5.电源:220V交流市电
6.显示内容:可增加流动字幕、时间显示,温湿度显示
7.瞬时值A声级、Leq值(1小时平均值)及大值(显示位数及颜色可选择)
8.流动文字宣传语(可选择)
9.屏体:可按实际要求定制LED显示屏参考选择:PH10全点阵LED双色、全彩
网格特点:
1. 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能客观反映一定空间范围内环境空气质量水平和变化规律,满足区域环境空气监测的需求,客观评价城市,区域环境空气状况,及污染源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2. 同类型监测点位设置环境条件应尽可能一致,使各个监测点获取的数据具有可比性。
3. 环境噪声网格化监测系统各网络应考虑城市自然地理、气象等综合环境因素,以及城市建设、工业布局 、经济结构、人口分布等社会经济特点,在布局上应反映城市主要功能区现状及变化趋势,满足环境噪声精细化管理的需求。
4. 不同监测网格之间,有同类型的监测点位置重合时,应对重合的点位进行整合,避免点位的重复建设。当不同区域网格之间空间布局有交叉时,采用计算等标污染负荷的方式,优选布设排放较大的噪声源。已经整合的监测点,应在不同的监测网格监测数据的分析和管理过程中都要有所体现。
5. 环境噪声网格化监测网络应结合当地城乡建设规划、能源结构调整,区域噪声变化等综合因素,确定重点评价区域,及时合理、科学有效的调整热点网格的点位布设,使确定的监测点能兼顾未来城乡空间格局变化趋势以及未来的监测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