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制造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控系统
来自氨储运区的氨气,经厂区管网输配至氨气稀释装置,与稀释风机送风混合至一定浓度的氨气后,经烟道内喷嘴喷入烟气中,进入混合装置,与烟气充分混合,随即进入催化反应器,参加脱硝反应。为了达到较好的脱硝效果,要满足两方面要求,一是催化剂要有足够的活性,二是要提供足够量的还原剂参加反应。所以,系统总会有过量的氨气没有参加反应而随烟气排出,这种现象称之为氨逃逸。氨逃逸会引发诸多不利因素,会导致下游烟道及设备结垢堵塞,且极难清理,还会污染大气,腐蚀下游设备等。当催化剂的活性降低时,就需要喷入更多的氨气参加反应,导致氨逃逸量增加,应通过检测氨逃逸量大小,来判定催化剂的再生时间,及时更换新的催化反应器,保证较低的氨逃逸率,一般要求氨逃逸率控制在(2~4)×10-6范围内。
目前,对于氨逃逸率的检测,除了常用的激体分析仪外,还有一种有效的方法称为抽取法,其原理是采用高温抽气装置从脱硝后烟道中抽取一定容量的烟气,让烟气与水充分接触吸收后,再测量出水溶液中的铵离子浓度,氨逃逸的实际值可通过此浓度换算求出。此方法不受烟道内粉尘、温度、压力波动的影响,准确度较高。
4 结语
除了上述内容,在氨气的稀释装置,氨气喷入装置及氨气与烟气混合装置等方面,也应采取足够的安全措施,保持足够的安全间距,严禁烟火。尤其是氨管道,与其他管道共架敷设时要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氨系统的阀门及仪表等也应采用氨产品。另外,从安全和经济角度考虑,当玻璃企业采用氨分解制氢工艺时,氢站应与SCR系统共用氨储运系统,可以节省占地面积,减少安全隐患。
轮胎制造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