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水体治理涉及面广,制定长效管理方案是保障黑臭水体治理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城市黑臭水体是指城市建成区内,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或)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的统称。目前全国认定的黑臭水体数量在2100个左右。黑臭水体的污染源主要可以分为内源、外源和其他,其中外源包括点源和面源。
普遍认为有机物污染是导致黑臭的直接原因(第一要因)。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含量过高时,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水体中的铁、锰等金属离子与水中的硫离子形成硫化亚铁、硫化锰等化合物,悬浮颗粒吸附硫化亚铁、硫化锰等,致使水体变黑;而有机物分解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使水体转化成缺氧或厌氧状态。在缺氧或厌氧状态下,有机物腐败、分解,产生氨、硫化氢、硫酸、硫醚、有机胺和有机酸等恶臭物质,致使水体变臭。
除了污染源外,致使水体黑臭的原因还包括温度等其他非认为可控条件。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可控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控制污染源成为了主要的预防和治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