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处罚的企业给处罚者送锦旗,乍听起来的确有点叫人不敢相信。那么,这是恶作剧,还是另有原因?
地点是浙江杭州余杭塘西。有一家生产通讯线缆绝缘材料的公司,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有酸酸气味的废气,这种气体没有毒,但却被附近的居民多次举报。
工厂的厂区和附近的邻居就隔了一道墙,因为矛盾得不到妥善解决,越来越激化,周围的居民几乎每天都打举报电话。
终于在2017年底,这家企业因为废气超排被塘栖环保所查处,并罚款14万元。企业的规模并不大,14万的罚款不是一个小数目。
企业还是要继续开的,这家企业投资400多万,引进新技术对废气处理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最终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不光老百姓的投诉没了,企业还因此每年增加200多万的收益。
这家企业的总经理在2018年底,将一面锦旗送往了塘栖环保所,锦旗上写着:服务企业严谨亲清。
这位总经理说,当时被处罚这么多钱,没情绪肯定是假的。痛下决心改正后,既实现了经济效益,又实现了生态效益,可谓双赢,非常感激。
另外一家企业因为环保设施没有正常运行,以及危险废物管理不善,同样被处罚了14万。后来投入500万进行改造,改造后每年节约的成本就高达300万至500万。该企业的负责人为表示感谢,也送了一面锦旗,写的是:严格执法热情服务。
在老崔看来,环保惩罚力度大了,污染企业感到疼了,自然不得不转型升级。当地环保部门的刚柔并济,积极主动服务企业,没有一罚了之,也是引导企业整改的一大推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