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燃煤烟气湿法脱硫存在的问题:
燃煤烟气湿法脱硫不仅存在脱硫废水处理难题,而且也存在着烟气废汽排放问题。在湿法脱硫的循环液中,各种溶解在水中的盐的粒子大小约为PM(10-6)的万分之一。在脱硫过程中,脱硫循环液与烟气的比例一般在10L/m3,形成的饱和湿烟气中的水含量约为150g/m3,当烟气以3~4米/秒的速度在脱硫塔及烟囱中流动时,盐、水气和烟气形成的是一均匀的气溶胶体系。湿法脱硫之后加装的湿式电除尘或高效除雾器只能除去烟气水汽中的部分较大颗粒,对PM1.0以下的颗粒及水溶性盐无效。一种工况条件下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湿法脱硫烟气每年可能排放5600万吨水溶性盐,相当于SO2、NOx和烟尘三种常规污染物的总和,这应该是我国雾霾大面积、高强度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目前许多主管部门也认识到这一问题,正在进行烟气“脱白”以减少水溶性盐的排放量,但“脱白”投资大,效果差,存在以下缺点:1)冷凝水汽的水质不高,pH=2~3,具有腐蚀性;2)需要价格较高、换热面积较大的耐腐蚀换热器;3)水汽排放量降低有限,最多降低20%,仍然有80%的水汽排放;4)电厂冷源缺乏,或增加大量成本。
二、对策建议
1.对湿法脱硫烟气的全成分采取多种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性检测,详细评估湿法脱硫烟气水汽含盐量对雾霾的贡献率,提高我国雾霾治理技术的有效性。
2.认真分析评价烟气“脱白”是控制雾霾的有效方法还是“错上加错”,从投资成本、运行成本及排放指标等多方面详细客观地评价所采取的方法。
3.进行燃煤烟气污染物干式高效脱除技术研发,从污控装置投入成本、运行成本及排放指标等多方面详细客观公正地评价一烟气处理技术。
附件:湿法脱硫烟气中霾的分析及解决途径
湿法脱硫烟气中霾的分析及解决途径
朱维群
摘要:我国燃煤烟气90%以上采用湿法脱硫技术,分析表明其排放水汽含盐排放很可能是雾霾大面积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讨论了避免烟气水汽及所含无机盐排放的方法,提出了燃煤烟气污染物干式脱除技术,该技术具有固定投资少、运行费用低、能耗水耗少,脱硫脱硝效率高等优势,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雾霾湿法脱硫烟气水汽干式高效脱除脱硫脱硝
1课题背景
我国大范围雾霾天气的频繁发生,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已成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据环保部门重点监测, 2015年与2014年相比,SO2、NOx、PM10、PM2.5年浓度分别下降38.1%、11.8%、12.3%、6.2%。但是雾霾天气却未得到改善。原因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