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日前通报称,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发现,2017年9月以来,宁夏工信厅多次向自治区政府汇报称,环境保护督察、重污染天气应对、错峰生产等工作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将生态环境保护视作经济增长的负担,将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与中央要求背道而驰。
督查组发现,自2017年9月起,宁夏工信厅分析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时,多次将医药行业增加值下降归结为“受环境保护督察影响”。
但督察发现,宁夏自治区一些医药企业环境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十分强烈,本应被严肃查处,彻底整改。永宁县泰瑞、启元等制药企业异味扰民问题在2016年就被中央环境保护督察重点督办,直至此次“回头看”仍未整改到位。
2017年11月,为落实采暖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宁夏工信厅和环境保护厅联合印发了《关于2017-2018年采暖期部分工业行业开展错峰生产的通知》,但是仅仅过去40天,工信厅就向自治区政府汇报称,2018年一季度若是继续执行工业企业错峰生产措施,将严重影响全年工业增长目标完成。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视作影响工业增长的“拦路虎”,致使多次被通报的太沙工业园区绿源恒活性炭有限公司等未完成环保整治的企业趁机复工。
2018年6月19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在宁夏达源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检查。
2018年6月15日,宁夏工信厅在自治区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汇报称,全区因环境保护整治停产、限产企业106户,影响全区增速4个百分点。
经查,宁夏工信厅提出的全区因环境保护整治停限产企业106户,减少产值50亿元以上等数据,仅是通过各种渠道简单调度获得,未深入企业核实相关情况。106户停限产企业中,实际有52户受市场波动原因造成,其余54户企业虽然有因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而停产限产的原因,但经进一步核实,主要还是市场原因造成的。
10月31日,自治区党委就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自治区党委巡视发现问题,对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主要负责人和党组成员进行了约谈。
宁夏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对工信厅党组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提出严肃批评、明确整改要求,强调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问题、深刻反思,以主动认领的自觉、知错就改的决心、敢于担当的精神,坚定自觉抓好整改落实。
石泰峰说,宁夏工信厅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到位,重发展轻环保,仍存在速度情结、路径依赖、惯性思维。作风漂浮、工作不实,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没有根除;履行“一岗双责”不到位,不担当不作为、不敢较真碰硬,缺乏主动担当的意识。
约谈会上,宁夏工信厅党组主要负责人表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把生态环保这一重大政治任务当成了一般化的工作,政治意识不强、惯性思维严重、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力、作风不扎实、管党治党偏松偏软,诚恳接受约谈、诚恳接受批评教育;表示将深刻反思、即知即改、彻底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