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这是人们环保意识觉醒带来的新需求;另一方面,这是我国环保工作趋向科学精度管理的必经之路。
从环境执法说起
前有中央环保督查,后有“清废行动2018”,以及水源地环保专项督查等行动,通报力度大,公开度高。无论是大气污染防治,或是危废非法处置,或是环境监测数据虚报,环保设备违规运行……通报内容可谓涵盖了方方面面的信息。
我国启动环境执法机制,构建长效性环境监管体系,全国范围内排查“小、散、乱、污”以及历史污染症结,行动的本身就带有公开性。而将整个督查过程置于闪光灯下,并且详实记录督查结果、整改结果,已经迈出了接受公众监督的重要一步。
一纸通报,其背后代表的不仅是对于环境污染行为“零容忍”的坚决态度,也是贯彻“以民众满意为准则”思想的纵深改变。公开污染信息,公开督察信息,公开追责信息,给供职人员敲响警钟,也将“沐浴在阳光下”的压力传导给地方和企业。
新环保法出台后,业界人士和专家都一致认为,环境保护已经“武装到牙齿”,经济制衡、行政处罚、刑事裁决手段愈加硬气。通过曝光的方式,让更多人意识到环境违法代价不只停留在口头层面,从而达到震慑效果。
令行禁止,实打实抓,这就是环境信息公开要传达给所有人的讯息。主动守法和社会参与,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环保态度和环保行为,以保障公众知情权为基础,提高公信力以及凝聚社会力量,才能更进一步。
以开放为前提
有鉴于此,我国在打通信息传播渠道,让更多人了解更多事的努力上选择了多维度推进。例如针对垃圾焚烧发电“邻避”的突出问题,率先提出了“装树联”要求,引导企业进行数据实时监控并且定点公示,接受民众和环保部门的双重监督。
到目前为止,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基本完成了“装树联”的要求,让周围群众看到真实的污染物排放检测数据,切身实地获得信任和支持。由此来看,围绕环保信息透明化的改革有了不错的开始。
同步实施的,还有生态环境部与住建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指导意见》。这也是向公众展示环保信息的另一个途径,强化公众对环保知识的了解,让公众能够在知情的前提下参与监督,推动各项环保政策的顺利落地。
公开环保设施,以亲身体验换取环境感知,扫盲、解惑、宣传和教育同时推进。开放工作的常态化与环境通报的常态化一样,都有着促进共治的长远意义。将权利交给民众,将压力层层传导,倒逼政企更快速地适应“高质量发展”命题。
借助舆论之手
媒体的触手总是无处不在,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更是让新闻视角涌动出了“舆论力量”。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宣传工作会议上,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强调,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宣传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加快形成攻坚合力。
曝光污染事件,追踪问责全过程,媒体将镜头对准了敞开大门的环境保护事业。在战略性高度上,环境保护是一种共识,需要的不仅是个人的努力,而是全民的参与。从报道中获得信息,从新闻中架构环保世界观,形成环保和经济发展新思想,至关重要。
李干杰指出,要敢于“面对面”,勤于“键对键”,讲好生态环保故事,真正为民众还原真相,解惑答疑。新闻媒体要客观叙述事实,避免“博眼球”式以及“诱导”式信息传播,发动全社会关注环保,了解环保工作,能够成为坚定的守卫者,也能成为敢于发声的“情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