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消纳具备强制性的配额制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是指以法律的形式,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市场份额做出强制性的规定。简单来说,就是各省级行政区域的年度电力消费中,来自上述可再生能源的电力消纳必须达到一定比例。同一省级区域内的各类市场主体承担同等配额指标,并公平参与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交易。从实施效果来看,配额制已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能够借助市场化手段促进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
配额制将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进行强制考核,配额目标、考核对象未确定。考核办法所指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为纳入国家能源统计体系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发电、风电、生物质能发电、地热能发电、城市固体垃圾发电等。各省级电网企业及其他地方电网企业、配售电企业(含社会资本投资的增量配电网企业、自备电厂)负责完成本供电区域内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和以往的设计相比,此次最大的变化是将配额制的义务主体由发电侧转向需求侧。
近几年,我国也在不断尝试探索配额制。2010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2016年3月,《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出台,正式提出各省可再生能源的配额比例,但是一直未落实。2017年11月,《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实施方案》提出,实行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2018年3月,国家能源局下发《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及考核办法(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未来三年内,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配额指标、非水电可再生能源配额指标以及相关考核办法。
另据市场认购情况,相关部门曾多次表示,自2018年起适时启动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和绿色电力证书强制约束交易。指标设定结合了各省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电力消费总量、国家能源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全国重大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情况等情况。业内认为,该措施是促进新能源长足发展关键环节,推出将夯实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基础。配额制的推进和限电的降低将会持续改善发电企业的现金流情况。同时与绿证制度有望结合起来,对于补贴问题的缓解也将推动明显。
新能源行业将迎利好,弃风弃光也将进一步缓解。配额制实施将有利于解决存量弃丰弃光问题,对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影响有限。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终端的消费比重的同时,消费比重的提高可以有效缓解目前风光电站面临的限电问题。对于相关企业来说,追赶配额的压力因为不确定性并没有集中释放,更多在观望中长线布局。但可以预见的是,配额制将从多个角度进一步降低新能源限电水平,从而提升下游运营企业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