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环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供给跑不赢需求增速? 天然气将加速布局储气库

   2018-03-20 552
导读

2017年印发的《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明确,逐步将天然气培育成为我国现代清洁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之一。到2020年,天然气在

 2017年印发的《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明确,逐步将天然气培育成为我国现代清洁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之一。到202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力争达到10%左右。而在日前发布的《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则再次强调,“加快推动油气基础设施公平开放,完善油气储备设施投资和运营机制,从而加快推进油气体制改革”。

自2004年西气东输管道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以来,我国天然气消费市场快速打开。在2004—2017年间,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长超过150亿方,年增速攀升至13.7%。仅在2017年,超过328亿立方米的增量便相当于前5年年均增量的2倍以上,并刷新了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量的历史。预计2030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超过5287亿立方米,占一次能源比例将接近9.4%。

根据需求侧角度分析,对于天然气这种清洁一次能源的需求方兴未艾,我们现在看到的增长还只是开始。与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天然气产量增速较慢。尽管国内四大主力气田塔里木、长庆、青海、川渝每年的产量都在持续正向增长,但过去一年接近7.8%的同比增幅与17%的需求增幅相比,仍然捉襟见肘。也就是说,生产增速很可能仍然跑不赢需求增速。

这对天然气产、供、销各个环节都带来了考验。同时,目前储气设施基础仍较为薄弱,除北京等大型城市外,其余二三线城市的储气能力近乎为零。要缓解局面,就得扩大进口。据权威媒体报道,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达38.7%,预计到2020年国内天然气供应的对外依存度仍将保持在28.79%左右的高位。一方面是需求仍会不可遏制地增长,另一方面是供给侧仍然紧绷,避免气荒的出路在哪儿?

业内专家认为,国内天然气需求的超常增长打破了供需平衡,是导致气荒的直接原因,而2017年的冬季气荒凸显了储气库调峰保供的重要性。作为有效、经济、适用范围广的调峰举措之一,储气库无疑具备重要战略意义。来自近日权威媒体报道,我国主要天然气消费区已建成储气库超过23座,调峰能力接近115亿立方米,高峰日采气量高达8874万立方米。

截至目前,储气库容超过388亿立方米,相当于三峡水库的总库容,调峰保供惠及10余个省(市)。此前储气库就已在北京冬季平稳供气中发挥出积极作用,在有效缓解雾霾之余,亦实现了日均提供30%—40%的高峰用气量。特别是在勘探开采技术层面,地层压力、地层温度、注采井深度等建设与运营系列相关技术层面,储气库在短时间内取得重大关键性突破,弥补了中国天然气工业产业链的一个空白。

而从短期来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天然气在保应方面仍需千方百计组织生产,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稳步推进储气能力、供应能力及管网建设。中长期目标则是建成以储气库调峰为主的综合调峰保供体系,在2025年实现储气库的调峰比例超过半壁江山,并逐步形成西部战略储备、中部调峰枢纽、东部消费市场区域共存的新格局。此外,还应加强天然气储备和LNG储罐的设施建设,推进销售体制机制改革等。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xhw111.com/news/show-732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正源市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4153193号-1公网安备321003020110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