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两山一川”生态治理工程,坚决打赢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持久战。
“两山”分别指大青山和蛮汉山,“一川”是指土默川平原。通过三年努力,要实现新增森林面积24万亩,年增森林覆盖率0.3%,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2.8%,将呼和浩特打造成为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一要深入实施大青山生态治理工程。主要包括工矿企业退出、山体修复、沟系治理、前后坡绿化等工程。在全面关停自然保护区内工矿企业的基础上,用三年时间退出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内100个工矿企业。逐年搬迁自然保护区内核心区、缓冲区内的村庄。实施大青山前坡生态建设工程,重点对前坡冲积扇区、山体25度以下区域和沿线主要沟系下游沟口及人为破坏山体伤痕进行修复。启动实施大青山前坡沟系治理工程和阴山北麓修复工程,通过三年有效治理,全面恢复大青山区自然植被,筑牢首府北部生态屏障。二要抓好蛮汗山区治理。主要包括对蛮汗山区生态的修复和清水河县百万亩林果基地建设。清水河县百万亩林果基地既是生态项目,也是脱贫攻坚项目。蛮汗山区生态的修复,主要依托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查漏补缺,实现集中连片绿化,筑牢首府南部生态屏障。三要抓好平原农田林网通道绿化及沿黄生态治理。主要包括首府境内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县乡道路两侧绿化,平原区农田防护林建设,沿黄流域生态治理,哈素海湿地保护建设等。沿黄生态走廊建设工程是其中的重点,规划在黄河护堤外侧范围构筑绿带,完成绿化面积25万亩,让黄河两岸绿起来。
实施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程,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主要包括五项重点工作:一是调整优化工业布局。用5—10年时间,将城区水泥、重化工、生物医药等企业实施异地搬迁,升级改造。在此之前,在采暖季及重污染天气对这些企业实行限产或错锋生产。二是实施高效洁净煤和清洁能源替换行动。包括棚户区城中村居民散烧煤替换洁净煤和电化气化呼和浩特建设、锅炉整治等。主要对尚未接入集中供热的城中村、城乡接合部14万户居民,实施清洁煤炭或清洁炉具替换工作;锅炉整治计划在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采暖锅炉的基础上,利用3—5年时间淘汰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更新1500公里二次管网。三是严格管控扬尘污染。购买先进清扫机具,持续提升道路机扫率和洗扫率。同时全面强化建设工地扬尘管理,要求各类工地做到“洒水、覆盖、硬化、冲洗、绿化、围挡”六个100%,有效降低扬尘污染。四是从源头治理秸秆焚烧。主要通过引导扶持现有企业或组建新企业开展秸秆收购、加工业务,全面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从根源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五是深入推进汽车尾气污染治理。主要包括黄标车、老旧车的报废回收和城市公交车、出租车电动化更新,今后对于经营权到期的出租车,要求全部更新为电动新能源汽车。通过以上措施,有效降低大气污染,努力使呼和浩特的天空越来越蓝。
实施水污染防治工程,坚决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主要包括五项工作:一是实施水源点建设和节水工程。包括红吉水库建设、百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工程和自备井关闭等工作。力争到2020年前,实现地下水压采量达到超采量的60%,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并在此基础上稳步提升地下水水位。二是全力推进再生水“五进”工程。推进再生水“进园区、进企业、进绿化带、进景观河、进环卫洒水降尘”,通过完善配套管网建设和价格调节机制,将再生水利用率提升到60%以上,同时优化再生水配水结构,引导能够使用再生水的工业企业全部使用再生水,2018年工业用再生水占比要提高到14%,中远期工业用再生水占比要提高到20%以上。三是继续实施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启动班定营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使全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60万吨,处理水平优于一级A。继续推进雨污水分流工程,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努力做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四是全力实施“两河一廊道”生态建设工程,综合治理什拉乌素河、宝贝河,建设新区生态廊道。五是深入开展河湖整治工程。加快推进扎达盖河、小黑河综合治理工程,全面推进呼和浩特市水系连通。尽快启动大黑河全流域治理工作,全部消除城市黑臭水体,使大黑河入黄河断面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对哈素海湿地等河湖水系进行治理,逐步恢复生态环境,再现往日的青山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