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2年全国登记注册的环保设备制造在业企业约1.3万家,从业人员约200万人,总产值9600亿元。在机械工业169个细分领域中,排名第12位。”
8月15日,在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主办的“高质量环保装备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主题活动上,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名誉会长王亦宁透露。
他表示,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支持和市场双重推动下,环保装备制造业保持了年平均10%以上高速增长,制造能力和制造水平显著提升,已经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image.png
受访者 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名誉会长王亦宁
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实现全覆盖
王亦宁表示,在环境保护“三大战役”推动下,环保装备行业苦练内功,针对国家鼓励发的发展的重大环保装备需求,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密切配合,攻克了一系列技术壁垒,一大批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取得突破,并在很短时间内,形成批量大型成套装备供给能力,满足了国内市场环保治理领域主要需求。
例如,在大气污染治理领域,燃煤电厂已全面实现超低排放装备国产化,以钢铁为代表的非电行业超低排放国产技术装备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水污染治理领域,主要技术装备已能完全满足国内市场基本需求,城镇污水净化技术装备也已具备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规模化应用。在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领域,国内厂家已能生产日处理量千吨以上的超大型垃圾焚烧炉,与之配套的生物质发电和尾气处理成套装备也实现自给自足。
与此同时,环保装备的制造能力和制造水平也相应大幅度提升。王亦宁指出,在大气污染、污水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等污染防治主要领域已建成完备的制造体系,2011年以来发布的四版《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所列 500 种重大技术装备,已全部进入应用推广阶段,实现了重大环保装备全覆盖。
大型企业产值占全行业近一半,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在一批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取得突破的同时,产业格局也在不断优化。特别是“十三五”以来,以央企为代表的国有资本大规模进入环保装备制造业,产业集中度迅速提升。
王亦宁告诉记者,目前,国务院国资委所属的96个央企中,已有47个进入环保产业。与“十二五”时期相比,增加了40多个。大型企业产值占全行业产值的比例已接近50%。
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的同时,一批绿色制造,规范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应运而生。据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统计,截至2023年8月,环保装备共有绿色制造企业28家,规范企业327家,《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装备目录》支撑单位167家,单项冠军3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96家。已经初步形成以国家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大型国有企业为核心,以优势中小民营企业为集群的产业格局已初具规模。
降碳、扩绿既是传统环保装备的“短板”,也是“机遇”
“不过,长期以来,环保装备发展的技术主攻方向是治污达标,对节约集约、资源循环利用重视不够,许多装备虽能满足严苛的环保排放要求,但耗能、耗材、资源浪费和衍生二次污染等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与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新需求却遭遇到技术瓶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首次将‘减污降碳’变为‘降碳减污’,而降碳、扩绿既是传统环保装备的‘短板’,也是‘机遇’。”王亦宁表示。
据了解,近几年,全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增长到25.9%,新能源汽车连续8年产销量世界第一。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都稳居世界第一。
“下一步,新能源产业产生的退役电池、退役光伏组件、退役风电等新兴固废的处理和利用市场所需技术装备都是巨量的,而其带来的对技术装备制约瓶颈也对环保装备制造业提出新的要求。”王亦宁指出。
8月17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的指导意见。目标到2025年,集中式风电场、光伏发电站退役设备处理责任机制基本建立,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相关标准规范进一步完善,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到2030年,风电、光伏设备全流程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基本成熟,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更加健全,资源循环利用能力与退役规模有效匹配,标准规范更加完善,风电、光伏产业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一批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产业集聚区。
“如果说传统环保装备以达标排放为核心要求,那么,新兴固废在达标排放同时,还要做到资源有效利用。因此,必须集中优势力量攻坚克难,大力推广绿色低碳环保技术装备,满足新的市场需求,这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也是行业转型升级的唯一出路。”王亦宁表示。
环保产业是政策驱动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去年以来,环保装备行业困难加剧,全行业普遍出现成本增加、利润降低、投入减少、需求萎缩,人才流失、预期减弱的现象。
王亦宁认为,究其原因,除制造业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原因外,传统污染治理市场接近饱和,环保装备行业自身存在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品适应性不强,产业基础薄弱有关,加快产业基础再造和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因此,转变增长方式,寻求新的增长点是摆在全行业面前的课题。
他建议,要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在产品调整和产业调整窗口期,补短板、扩长板,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定位,争取更多的市场机遇和政策支持。同事,将“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有机衔接,在全产业链上下游推广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在生产过程中,节约能源资源,在产品供给上,着力开发高效低耗的绿色产品,在污染物处理处置过程中,要着眼综合利用,提高废物利用价值,创造新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