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财经无忌,作者 | 山核桃
全世界的人,都在关注一件旧衣服的“漂流”。
故事起因是这样的:在西非的海滨城市贝宁科托努,一座座由废弃衣物堆积而成的“垃圾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十分醒目,这些由不可降解的合成材料组成的废弃衣物由于当地缺乏足够的垃圾处理设施而被随意丢弃在海滩边。
这些衣物究竟来自哪里?今年6月,瑞典晚报Aftonbladet通过追踪这些二手衣服的“漂流过程”,回答了这一问题。Aftonbladet通过参与H&M和纺织行业知名可持续发展倡议合作伙伴I:Collect的回收衣物项目,在捐赠的十件衣服内装上了GPS追踪器。根据追踪的数据,十件衣服被送到了贝宁、南非、印度、德国、波兰,但没有一件到达I:Collect的分拣设施进行妥善处理。
十件衣服所揭开的一场“环保骗局”,让H&M这一快时尚巨头多年维护的“绿色人设”濒临崩塌。尽管H&M集团CEO Helena Helmersson否认了这一指控,但也再度将快时尚行业的ESG实践暴露在大众面前,也让人们思考这些大公司所宣扬的“可持续时尚”是否只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圈套。
一位可持续时尚从业者精辟地指出:“可持续性和快时尚存在内生矛盾,作为较早开始实践ESG的行业之一,我们至今没有看到一家让人信服的绿色快时尚品牌。有的只是国际不断强化的的‘漂绿’监督,去奋力扯去行业的遮羞布。”
在近期《南方周末》所披露的《2022年“中国漂绿榜”》中,快时尚行业再度成为了重灾区。上榜的除了H&M外,中国的跨境电商快时尚巨头SHEIN也入选了这份“黑名单”,《南方周末》对这家屡次被传上市的大公司的评语是:
“作为成功的快时尚公司,没有系统性考虑衣服循环,可能会起到很坏的示范作用。”
事实上,这些快时尚巨头并非不努力,比起那些将ESG简单理解为“绿色”或“社会责任”的行业,它们的ESG实践更加野心勃勃,不仅仅是为未来的可持续时尚描绘了细致的蓝图,而且尤其擅长讲述一些炫酷的“环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