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春风吹满地,新的一年要争气。愉快的新年假期转眼已经过去,再回首2022年,身为环保人的你,又过得怎么样呢?是出一场差,就要经历一场7天甚至14天流浪地球的窘迫;是在一线项目现场面临污水阳性感染病毒的风险,还坚持驻守的勇敢;是技术方案改了一稿又一稿,到头来客户因资金压力暂停项目的无奈……
大疫三年,时间又到了历史转折点,赶着政策回暖、企业复苏的春风,许多环保人摩拳擦掌,准备在新的一年大干一场。熬过寒冬,相聚暖春。对于环保企业和环保人来说,环保产业领域这片广阔天地依旧大有可为。
01 越过山丘,终会向好!环保产业释放三大利好信号
疫情三年带来的经济下行,让地方政府迫于财政压力,暂缓或延迟部分规划中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环保新项目释放减少。另一方面,工业企业产能减少,导致环保需求减少。比如,有些东部发达地区,原计划对污水处理设施特别是农村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提标改造,但由于资金压力较大而暂缓改造。还有一些环保企业只能靠低利润、无利润的业务在原地打转,随着项目款拖延严重,成本上升,现金流短缺,他们陷入了资金缺乏、面临倒闭的泥潭。
总体而言,疫情的延续对环保产业直接意味着——成本增加、业绩缩减、回款困难、现金流告急。
在去年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从中国经济走势、“十四五”重大工程投资,以及地方政府欠款改善等方面,释放出了利好的信号,对于环保产业来讲是一个好消息。2023年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城市管网及污水处理补助、农村环境整治等多项生态环保相关资金预算,总额达到了2475.82亿元。其中,水污染防治资金预算是170亿,还有新增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资金预算11.25亿。
2023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就有11家企业中标了4个大项目,总中标金额超过64亿元,迎来了一波“开门红”。环保产业好似经济“晴雨表”。只要是经济大环境企稳,相信环保产业也将随行就市,迎来曙光。同时,今年作为“十四五”的第三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大项目的建设力度还将加大。按照以往惯例,每个五年规划,前1-2年一般是政策制定、出台的时间,比如2022年,生态环境部就出台了一系列攻坚战行动方案。到了第三年,则往往是方案开始实施,大项目陆续开始落地的时候。
除了重大工程建设,今年在地方政府欠款方面,环保企业的境况也有望改善。为了切实扩大国内需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特别提出,地方政府和大企业绝不能再拖欠中小微企业应得款项。作为地方政府欠款的“重灾区”,环保产业无疑将是这项政策的受益者之一。
越过山丘,终会向好。赶着经济向好、政策回暖、企业复苏的春风,环保产业势必能够走出低迷,强势反弹!
02 环保企业:从“装样子”时代进入“看效果”时代
环保是个典型的政策驱动型行业,行业发展取决于国家对环保的政策力度。这几年我国先后发布土十条、水十条、大气十条、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水、气、固废多个万亿级规模市场全线爆发。目前,环保产业分工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综合业务能力强、资金雄厚的大型企业纷纷向平台型企业发展,大量承接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污水、垃圾等环境基础设施修建项目。“修建时代”对重资产、工程性的企业比较适宜,因为各领域都需要基础性的建设,市场看重企业在资金、规模、工程建设上的能力,这很显然是国企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