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环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找准新能源产业生态位 东旭蓝天发力绿色减碳赛道

   2022-05-13 经济观察报130

 

2022年5月5日,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董事长透露钙钛矿光伏电池最新动态,公司钙钛矿光伏电池研究进展顺利,正在搭建中试线,这也是宁德时代首次公开此消息。而拥有多年的节能节水及智能化生产管理经验的双良节能,同样持续加码光伏行业,对新能源业务的探索并未止于多晶硅还原炉和硅片,想要在这片领域走得更远。


自“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战略目标提出以来,光伏成为当下最受瞩目的行业之一,一再吸引“外来者”大踏步进入。2021年,光伏行业已经迎来众多“新玩家”,不仅有滴滴、京东、顺丰等大众熟知企业,以及吉利、大众等汽车龙头,还有东方雨虹、海螺水泥等建筑建材企业入局。


面对巨资涌入、跨界抢食,老牌光伏企业也不甘示弱,不惜斥资扩产,加强战略合作,经历一轮又一轮价格博弈战。近1年多时间,包括晶科能源、隆基股份、中环股份、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等龙头企业砸下重金布局光伏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并深刻影响未来竞争格局。


东旭蓝天以商业模式创新为驱动,持续投入光伏、储能等绿色技术研发,开创“智慧能源+环保治理”特色产业模式。公司方面表示,将坚定落实国家“双碳”目标、乡村振兴战略方向,积极布局多场景零碳解决方案。


东旭蓝天在其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中指出,公司将加大平价竞价项目资源获取力度,积极争取内蒙、陕西、青海、甘肃等大型基地项目,在资源条件好、就地消纳能力强的地区开发建设新能源综合示范基地,力争并购具备一定规模的新能源企业,加快实现规模化增量。此外,公司将进一步推进投资建设光伏组件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和电池正极材料及储能电池项目,完善新能源产业链。


在这个新能源革命与转型的黄金时代,在风光储一体化成为能源终端市场主力开发模式的背景下,诸多公司前赴后继涌向光伏领域,对行业的渗透逐渐深入甚至跨界融合,借光伏发展红利对业绩提供多重保障。


“双碳”目标自宣布以来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2021年作为“双碳”元年驱动全行业投资热点。政府发布多份文件,从顶层设计层面完善“双碳”工作的系统性谋划和总体部署,并对第一阶段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进行细化与完善,2022年政府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双碳”目标和低碳发展路径。


4月29日,国家能源局召开2季度网上新闻发布会,发布2022年1季度能源形势、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会议表示,今年能源重点项目计划投资额同比增长10.3%。首批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加快建设,带动太阳能发电、陆上风电计划投资额同比增长202.6%、13.3%。


2022年1季度,我国光伏装机量超市场预期。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光伏新增装机容量13.2GW,同比增长148%。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年初预测,在巨大的国内光伏发电项目储备推动下,2022年新增光伏装机规模或将增至75GW以上。此外,光伏也进入到各地“十四五”规划之中。据统计,全国有28个省市区对“十四五”光伏装机做出明确规划,计划新增光伏装机规划超311GW。


2022年有望迎来新基建大年,“双碳”目标下新基建需要加速绿色化。值得注意的是,“碳中和”涉及基础设施问题,能源体系投资是传统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化、清洁化、智能化具备广泛空间,新能源相关的基建扮演重要角色,这将带来新基建内涵和外延的拓展。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新能源领域的基建工程批量来袭。此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明确第一批约1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50个。有机构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各地发布的有关光伏和风电拟建项目数量近1900个。


作为国内领先的环保新能源综合服务商,东旭蓝天多年来聚焦绿色产业,巩固推进“智慧能源+环保治理”独特产业模式。公司旨在特定区域内打造多能互补、发配售一体、冷热电联供的智慧能源,通过生态环保、新能源协同开发带动,提供一揽子绿色解决方案。


东旭蓝天乘借“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东风,坚持做精、做强新能源主业。2021年,主营业务中新能源业务收入22.75亿元,占比近60%,较上一年度增长68.5%。公司新能源发电业务收入持续保持稳定、满发稳供,新能源EPC工程等资金驱动型业务推进相较2020年有一定改善。2021年末,自持光伏电站57座,并网装机容量约1GW,全年累计电费收入约7.6亿元。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xhw111.com/news/show-1567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正源市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41531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