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环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南都电源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2-04-28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95
导读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面向储能应用领域,提供以锂离子电池和铅电池为核心的系统化产品、解决方案及运营服务。专注于新能源用储能电站、通信及数据中心用储能后备电源等全系列产品和系统的研发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面向储能应用领域,提供以锂离子电池和铅电池为核心的系统化产品、解决方案及运营服务。专注于新能源用储能电站、通信及数据中心用储能后备电源等全系列产品和系统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及环保型资源再生产业一体化。公司拥有支撑储能应用领域的电池材料、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等产业一体化关键核心技术优势及可持续研发能力,已形成锂电、铅电的“原材料—产品应用—运营服务—资源再生—原材料”的全产业链闭环的一体化体系。公司销售遍及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新能源储能全球领域的领先者。

  (一)智慧储能业务领域

  1、行业发展基本情况及态势

  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我国于2021年正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列为重点工作之一,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我国电力系统进入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阶段,推动了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为储能大规模的市场化发展奠定基础。同时,随着5G通信、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等新基建建设加速,储能在发电侧、电源侧、用户侧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与加深,逐步发挥了稳定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作用,跨界融合的应用价值也初步显现。

  电化学储能作为主流储能技术之一,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高响应速度、高功率和高能量密度等特点,又受益近年技术和规模驱动成本快速下降,电化学储能产业步入商业化初期,商业化应用链条初步形成,“十四五”期间,我国的电化学储能市场将正式跨入规模化发展阶段。根据起点研究(SPIR)统计,2021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为111GWh,同比增长237%。预计到2025年将达1TWh,最大增长的市场来源于中国。根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2021年,中国电化学储能投运规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达到1.87GW/3.49GWh,规划在建规模超过20GW。

  当前全球风电、光伏渗透率仍处在低位,在新能源渗透率低于50%以前,储能配置将以锂电池为代表的短时储能为主。而当远期渗透率逐步突破50%,短时、长时储能配合的整体体系下,电化学储能仍是日间平滑风光出力、跟踪发电计划、调频、调峰等功能的主要承担。

  目前来看,以磷酸铁锂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等日间储能是当前的发展重点,也是未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统中重要的储能构成。远期看,行业潜在空间大,将达TW/TWh级别。预期随着峰谷电价调整、辅助市场机制建立,储能的经济性将有明显改观,在源-网-荷侧都有可能实现高速发展。远期看,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发展组织预测,2050年全球储能需求将达到4.1TW,对应存储电量约500TWh。新能源+储能将对电力系统带来深刻的颠覆,行业空间巨大。

  近年来,我国政府持续出台储能激励政策,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2017年能源局联合五部委发布《关于促进我国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后,第二部针对储能产业的国家级综合性政策文件。明确了十四五时期30GW储能发展目标,明确新型储能成为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撑之一,肯定了储能容量价值,为储能公平参与电力市场提供了政策依据。各地基于区域能源发展的切实需求以及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相续发布十四五储能发展目标。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计,仅青海、山东、湖南、浙江、内蒙古五省及南方电网储能的规划达39GW,已高于国家制定的30GW目标。同时,已有20多地明确新能源配置储能比例。按照规划初步测算,储能装机总规模预计约达到47GW。

  2021年7月《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发布,希望通过更加明确的价格信号促进用户侧灵活性的释放,着力用户侧;近日发布的政策与此前政策相呼应,希望通过计划保底(保障性并网规模)+市场竞争(市场化并网规模)及拉大峰谷电价差的形式,在有序减轻电网消纳压力的同时,加快储能与新能源发展,内容重点在于发电侧。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自2011年起就已进入储能行业,投建国内第一个储能示范项目“东福山岛风光柴储能电站”,并先后承担国内外50余个储能示范项目,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基于行业领先的储能电池技术,率先从2016年进行储能商用化推广,先后在国内外建了诸多基于多种应用场景的储能电站,其中2017年建成的德国调频项目多年来运行状况良好,已成为欧洲储能项目标杆;国内无锡新加坡园区160兆瓦储能电站项目,是全球最大单一多能互补储能项目,项目自2018年投运以来,项目运转良好,也已成为国内储能项目标杆。南都电源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拓展,公司已具备从储能产品及系统的研发生产、集成到运营服务的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在用户侧、电网侧、新能源发电侧均已实现大规模应用。目前,公司储能业务已遍布全球近40个国家及地区,在全球储能装机规模超过2GWh,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作为行业领先者,实现了多年的技术积累,引领和推进储能行业发展。截至2021年底,公司累计申请知识产权保护 85项,其中21项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主持及参编28项国家、行业、团体标准。报告期内,公司三代储能锂电产品首次通过韩国KC、KBIA双重认证,成功拿到进军韩国储能市场的“通行证”;同时,储能锂电产品通过UL9540A V4、IEC61508等严苛认证;公司已累计通过120余项UL、IEC、GB、KC等全球储能领先标准安全认证认可,彰显了公司在储能业务的技术沉淀与实力,拓宽海外高端储能市场的通道。公司也已连续多年获评“中国储能产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储能产业最佳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供应商”、“储能应用创新奖”、“储能产业最佳国际项目奖”等奖项。

  目前,在储能业务领域,公司可以提供以锂电、铅炭等产品为基础的多种储能业务解决方案,以销售、代建、共建等方式为主要业务模式,业务领域向多应用场景拓展,市场遍布国内外。截至目前,公司已在海外设立多个子公司和服务机构,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韩国等。聚焦国内以及欧洲、北美、澳洲等重点国家,与大型EPC工程方、能源开发商及设备集成商等深入战略合作,尤其在海外,中标欧美多地风光储及调频储能标杆项目。

  2、通信及数据业务领域

  (1)5G通信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深刻影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5G作为信息通信技术演进升级的重要方向,是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石。2020 年开始全球进入 5G 大规模建设阶段,以中日韩、欧盟、北美为主,各国积极布局相关规划。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5G高质量发展的一年,同时还是5G应用落地开花的关键一年。2021年,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996万个,全年净增65万个。其中4G基站达590万个,5G基站为142.5万个,全年新建5G基站超65万个。

  报告期内,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密集部署新基建:加快 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 5G 加快发展的通知全力推进 5G 网络建设。5G 属于中高频段,信号传输距离和穿透效果相对减弱,基站建设需要更密集。要达到现有 4G 网络的覆盖水平,5G 基站总数将是 4G 基站的 1.2 至 2 倍。国内预计至少需 500 万个宏基站(较4G 基站增长 40% 以上),以及千万规模的微基站。预计五年内国内 5G 基站总投资规模为1.2 - 1.5 万亿元,对后备电源总需求为 400 - 600 亿元,其中,2020 至 2023 年,5G 备用电源需求容量分别为 10GWh、13GWh、15GWh、13GWh。

  与4G基站相比,5G 基站受单站高强度信号辐射范围有限的影响布设更为密集,且功耗更高。需要长寿命、低成本且能量密度更高的电源系统,同时原有电源系统需要扩容升级,锂电化会在部分应用场景中成为趋势,但在用电量大、安全性要求高的场合,铅蓄电池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今后将与锂电长期共存。

  (2)数据中心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数据作为云计算的底层基础设施,受益于云计算和5G技术发展,以及物联网、VR/AR等新应用的广泛兴起,腾讯、百度、阿里等类运营商崛起,流量数据有望迎来高速增长。更大量、频繁的数据处理及信息交互均将极大推动 IDC 市场规模的增长。 据Synergy Research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总数增加到659个,相比2016年同期增加一倍多。我国政府已将数据中心列为七大“新基建“领域之一,同时工信部也将其纳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范畴,促进产业发展提速。

  数据中心主要使用铅蓄电池作为后备电池,铅酸电池以其储存稳定性和性价比优势,尚是目前存量通信后备电源及数据中心电源的主流选择。根据Gartner的最新预测,2021年全球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支出预计将达到2000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6%。目前美国是最大市场,约占40%;中国约占25%,在我国科技新基建的大趋势下,预计中国占比将持续提升。 后疫情时代,国内数据中心更多采用国产品牌替代进口,国内电池厂率先恢复生产,也为提高海外数据中心的市场份额增加机遇。

  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了《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切实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统筹引导新型数据中心建设,推动解决现阶段短板问题,打造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构建以新型数据中心为核心的智能算力生态体系。根据《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用3年时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低碳、算力规模与数字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格局。同时,《欧洲气候中立数据中心公约》指出到2025年12月31日,数据中心使用电力可再生能源将达到75%,到2030年12月31日达到100%的使用可再生能源,并达到无碳绿色数据中心水平。使用绿色清洁能源成为数据中心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3)公司行业地位

  公司自上世纪90年代起从后备电源领域起步进入电池行业,从2G到4G时代,公司均作为后备电池主要供应商,伴随着全球通信产业发展而成长壮大,形成了较强的技术与市场积淀。2017年起,公司与国外某知名运营商联合开发高安全、高可靠性的5G通信系统用智能磷酸铁锂电池,在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散热及集成便捷性、成组技术等方面均领先于市场同类产品,并与多家主流5G通信设备系统集成商已形成深度合作。公司通信后备电源业务已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移动(600941)、中国铁塔、中国联通、中国电信(601728)、沃达丰电信、新加坡电信、华为、爱立信、中兴通讯等国内外主要通信运营商及通信设备集成商形成深度合作,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稳定,国外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数据中心领域近年来一直是公司重点拓展的市场。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数据中心后备电源技术、行业级整体解决方案和丰富的应用经验。公司早期产品主要应用于通信运营商的数据中心,近几年,随着互联网企业数据中心、政府、金融企业、大型企业集团自建数据中心、第三方数据中心等不断兴起,公司客户结构更加全面,业务规模迅速增长,并对原来占据主导地位的进口品牌逐渐形成替代。在国内,先后与阿里巴巴等多家大型互联网企业、服务商及金融机构形成长期合作;在海外,公司作为唯一海外品牌入选美国前五大数据中心的优选供应商,成为美国高端数据中心市场的唯一非本土电池品牌。已成功进入亚太、拉美等大型数据管理中心高端市场。同时,公司研发并推广IDC高功率锂电系统产品,成功与伊顿、三菱、台达、富士等多家大型集成商达成和合作,将为公司数据中心业务带来新的亮点与增长点。

  3、资源再生业务领域

  (1)锂电回收及新材料领域

  随着动力电池的销量不断加大,锂电原材料供货紧张,价格不断上涨,锂电原材料已然成为锂电池产业发展的瓶颈。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兼具资源综合回收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意义,是构筑新能源汽车产业闭链循环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已成为锂、钴、镍资源的主要消费国。由废弃锂电池生产锂、镍、钴、锰的电池级原料,再进一步产出三元前驱体及其正极材料,直接用于锂电池电芯制造,对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闭环,保障我国锂、镍、钴等战略资源供应等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新能源汽车自 2014 年进入爆发增长阶段,锂电池市场规模增长迅速。2021年是新能源销售大年,12月国内月度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18.3%。随着新能源汽销量高速增长,对应动力电池的报废量和更换量也将快速放量,按照动力电池4至6年使用寿命 测算,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已经进入报废高峰期,市场规模快速释放中。根据安信证券推算,2025年退役动力电池的锂回收总量将达到7.5万吨LCE。2030年退役动力电池的锂回收总量将达到27.9万吨LCE。

  近年来,工信部陆续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0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等系列措施,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了“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从回收、梯次利用以及溯源监管三方面下手,引导行业健康发展。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锂电综合回收行业将进一步规范并逐步开始规模化发展。发改委等多部门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平台建设,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体系。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和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企业通过自建、共建等方式,建设规范化回收服务网点。推进动力电池规范化梯次利用,提高余能检测、残值评估、重组利用等技术水平。加强废旧动力电池再生利用与梯次利用成套化先进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

  (2)铅资源再生行业发展态势

  我国再生铅工业自2010年起,一直处于规范化的过程之中,于2016年11月、2018年3月工信部和环保部先后出台了再生铅规范条件,逐步提升行业准入门槛,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上海有色金属网(SMM)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再生铅产量约404.17万吨,再生铅产量占比达到55%,虽然我国再生铅产量占比不断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的80%左右的占比尚有较大差距,再生铅行业仍存在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近年来,为规范废旧电池回收行业,国家陆续出台《再生铅行业规范条件》、《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严格限制年处理量及排污指标的发放,对收集、转运、贮存、处理等重要环节进一步严格规范和审核。电池产品的社会责任进一步延伸,再生资源行业的环保整治也逐步延伸至废旧电池的回收环节。构建产品到回收及处理再利用整个闭环的渠道,将成为下一步行业发展的重点。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xhw111.com/news/show-1558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正源市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41531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