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策同达作为国内企业环保合规体系构建及运维专业服务机构,在服务多家生产型企业客户的过程中,总结汇总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一些环保问题,在环保合规专题中,将分为上、下两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随着我国环保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和对环保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可以预见,企业今后面临的环保合规压力会越来越大。为尽量预防环保行政处罚以及环境刑事法律风险,企业制定并做好环境保护、环保合规工作,推进绿色生产势在必行。
作为企业,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部署及各种举措。针对现实,对症下药;面对未来,未雨绸缪。如何未雨绸缪?那就不能避开企业环保合规不谈;要想对症下药,企业常见的环保问题就得了解清楚。
在绿策同达为多家生产型企业做企业环保合规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总结梳理了企业常见的环保问题。
1.员工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员工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看似是只是个人的小问题,其实这也和企业环保合规息息相关,如果员工环保意识不到位,也会牵连企业。
有这样一个例子,湖南省某印刷公司的废气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生产工作需要停产,但该公司的环保专职工作人员环保意识不高,为了避免停产影响工资,他不向上级以及相关部门报告,擅自关停废气处理设施,让公司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直接排放出去。废气直排污染环境,相关部门直接找上了门,该工作人员以及企业都受到了行政处罚。
2. 企业环境保护相关制度不健全
大部分企业的内部环境保护工作与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存在反差的,企业逐利而行,重生产轻环保,环境保护相关制度并不健全。有些企业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等方面,存在管理不精细、控制不严格、排放不达标等问题,更达不到清洁生产的基本要求,特别是一些突发性环保事故,对环境影响较大,与可持续发展总体要求相差甚远。
实际上,企业环境保护制度不健全,存在极大法律风险,一旦出现环保不合规、环境污染等问题,就极有可能被行政处罚。如果出现突发性环境事故,没有健全的制度,也极难追责。
3. 企业环境保护手续不全面、不合规
一些企业在兴建过程中不履行环保手续,擅自开工建设;一些经过审批的企业没有按照环评的要求做好环保“三同时”,设施没有配套上马或者设施不完善,达不到环评的要求,无法保证治理的效果;一些企业没有环评手续或者验收合格后仍然存在着超标排污现象。
在大环境下,一般都是企业手续齐全合规了才能投入生产。无环评手续、未通过验收的企业,极容易受到环境行政处罚,严重的甚至被责令关停。
4. 企业环境治理相关设备设施不到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很多企业中生产的设备到位了,但是环境治理的设备却不合规甚至缺失,这也是很多企业受到处罚或者被责令整改的原因之一。
举一些被查处企业的例子:某工厂的喷涂半开放式生产车间,涂料在使用过程大部分未加盖管理,无组织废气逸散严重,涂装过程中,仅有水帘除漆雾简易设施,未达到VOCs去除效果;某建材厂6吨蒸汽锅炉,除尘设备漏风,水膜脱硫未运行;某轮窑每月使用煤泥十几吨,烟气使用双碱法脱硫,但未正常投加石灰石碱液,无法有效脱硫。
要知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固废都是主要的环保问题,环境治理设备设施不到位也是环保不合规。
5. 企业环境设施运维不符合相关规定
有一些企业虽然设备到位,却存在设施运行和维护不符合规定的问题,这也面临极大的法律风险。
实践中,企业一般高价购入环保设施后,因为缺乏专业管理人员,运营成本高等各种问题导致这些环保设施废置率高,利用率低。一些企业在生产期间不使用设备,或者维护不及时导致这些设施老化,使用过程中导致污染物处理不彻底,使用年限下降。
这些企业都有环境治理设备,但他们的环境治理设备如同虚设,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运维,同样也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离开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便无从谈起。保护生态环境,做到环保合规是企业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在环境保护上更是万万不能懈怠疏忽。下一篇,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带来《环保合规专题:企业生产中常见的环保问题(下)》,欢迎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