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磷酸铁锂的市场均价达 8 万元/吨(最近售价11.4万),同比上涨 137%,磷酸铁的市场均价达 1.6 万元/吨(最近售价2.4万),同比上涨 35%。(兴发集团内部匡算,磷酸铁成本大概在8800元左右/吨)
预计 2022 年磷酸铁锂、磷酸铁的需求量分别约为 100.13/95.37 万吨,2025 年分别达 236.62/225.35 吨,需求持续向好。
目前多家企业均发布了磷酸铁、磷酸铁锂的扩产规划,叠加众多磷化工和钛白粉企业跨界布局,磷酸铁的总规划产能已高达 679 万吨/年。
预计至2025 年,磷酸铁的产能将达 394 万吨/年,长期来看磷酸铁、磷酸铁锂的供给量将过剩。
然而由于目前能评、安评等审批逐渐趋严,同时新增产能也存在产能爬坡等问题,中短期来看磷酸铁、磷酸铁锂的供需仍将偏紧。
伴随着比亚迪刀片电池技术、宁德时代 CTP 技术等新技术产业化应用的出现,磷酸铁锂电池性能得以大幅提升,能量密度将有所提高,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不仅缩小了与三元锂电池的差距,而且达到了补贴标准,因此磷酸铁锂电池在性价比上重新占据优势,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磷酸铁锂的合成工艺已基本完善,主要有固相法和液相法两大类。同时根据工艺路线的不同,不同的工艺路线还需配以诸如双氧水、葡萄糖、氨水、氢氧化钠、炭黑等辅料。
在固相法合成工艺中,磷酸铁作为重要前驱体,其产品品质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磷酸铁锂的品质与性能,磷酸铁工艺有望成为主流磷酸铁锂生产工艺。
磷酸铁需要由高纯磷酸来进行制备。
在目前国内磷矿石下游的应用结构中,磷矿石主要用于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生产,而单纯用于磷酸生产的磷矿石占比则相对较低。
由于磷酸铁对于原料纯度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其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磷酸多为高纯磷酸(净化磷酸),这提高了磷酸铁生产过程中对于磷矿石的间接消耗量。
下游需求高增进一步加剧了磷矿石供应的紧张局面,磷矿石价格持续上涨,截至 2022 年 1 月 14 日,磷矿石价格上涨至 690 元/吨,同比增长 71%。
黄磷是磷酸和磷酸一铵的上游原材料。
黄磷是高能耗产品,在能耗双控的政策背景下面临较大的限产压力。2021 年 5 月以来,受到云南等地限产限电的影响,价格大涨,后续由于生产逐渐恢复,价格有所回落。2021 年黄磷的市场均价达 4.6 万元/吨,同比上涨 69.5%。
叠加 2021 年以来净化磷酸处于供需趋紧的态势,湿法磷酸一铵价格随之一路上行。以云南地区磷酸一铵(73%粉状湿法)为例,2021 年市场均价达 4575 元/吨,同比上涨 28%。
面对下游磷酸铁锂需求的持续旺盛,川恒股份、云天化、川发龙蟒、兴发集团、天赐材料等多家企业都发布了磷酸铁的建设项目规划或扩产规划,总规划产能高达 679 万吨/年。预计至 2025 年,国内磷酸铁的建成产能将达 394 万吨/年。考虑到能评、安评等审批通过的不确定性,实际建成磷酸铁产能将有可能低于规划产能。同时,磷酸铁产能建成后至产能达产存在有一定的产能爬坡周期,产能建成初期相关产能利用率较低。因此,中短期来看,磷酸铁供需仍将偏紧,但长期来看供给将会过剩。
建议关注川恒股份、兴发集团、云天化、云图控股、川发龙蟒、新洋丰。
川恒股份:携手国轩、欣旺达等建设 160 万吨磷酸铁产能,千万吨磷矿规划给予强力支撑
兴发集团:与华友钴业合作,布局 50 万吨磷酸铁/磷酸铁锂产能
云天化:投建 50 万吨磷酸铁项目,募投资金用途变更加速新能源材料产能建设
云图控股:定增 25 亿元推进 35 万吨磷酸铁及配套产能规划,同步额外扩增 10 万吨磷酸铁及配套产能
川发龙蟒:收购天瑞矿业扩充磷矿产能,大幅投建磷酸铁/磷酸铁锂产能
新洋丰:携手龙蟠与格林美,率先于 2022 年投放 20 万吨磷酸铁产能
风险提示:项目审批风险,产能建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合作落地风险,环保及安全生产风险。
产品及原料价格波动风险
目前磷酸铁、磷酸铁锂及其生产原料价格均处于历史高位水平。后续如果磷酸铁及磷酸铁锂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将会影响相关企业的产品营收。另外,如果磷酸铁和磷酸铁锂上游原料的价格大幅下降,也将明显减弱磷化工企业的成本优势。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当前各个磷化工上市企业均有较大规模的磷酸铁/磷酸铁锂产能规划,如果下游磷酸铁锂电池的装机量增长不及预期,将会减少对磷酸铁/磷酸铁锂的需求量,从而使得相关企业的产能释放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其业绩贡献低于预期。
产能项目审批风险
虽然目前各个磷化工上市企业均有较大规模的磷酸铁/磷酸铁锂产能规划,但并非所有项目已经获得全部的能评、环评、安评等相关批文。如相关项目审批未能通过或出现明显的延后,将对项目整体的投产进度造成影响,同时还有可能因为产品投放时间较晚,从而减弱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风险
磷化工相关产品生产是环保部门的监察重点之一,如相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环境污染或安全事故,将会有可能导致大额的罚金或处置费用,还有可能导致相关生产项目或在建项目的暂停,进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或在建项目的投产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