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政府新闻办、大同市委市政府新闻中心在大同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生态环境2021年的亮点工作情况。中央、省、市20多家新闻媒体的近30多位记者参会报道。
2021年大同市生态环境局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山西省、大同市党代会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保工作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大同市“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取得新成果,大气环境质量再次全省夺冠,水环境持续改善,土壤治理基础不断夯实,一个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的美丽大同展现在世人面前。
2021年大同市在沙尘天数达到创纪录的34天,污染天数较上年增加14天的困难情况下,优良天数达到315天,优良率86.3%;PM2.5平均浓度28µg/m3,同比上年31µg/m3下降9.7%,其它指标均明显下降;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84,同比上年4.47下降14.1%。大同市空气质量排名全省第一,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由上年排名117名晋升到72名,晋升了45位,成为山西省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唯一城市。PM2.5平均浓度数次达到20+,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首次达到3+。
2021年地表水环境质量继续优化。全市15个国省考断面,其中8个国考断面有5个优良水体,优良比例达到62.5%,较上年提升了近20个百分点,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
在生态环境重点工作完成方面,坚持合力共治,出台系列环境政策对各项重点任务进行责任分解,“转型、治企、减煤、控车、降尘”五管齐下,推进环境空气质量晋位升级,有力地巩固了“大同蓝”成果。积极推进清洁取暖,全市清洁取暖集中供热已完成1051万平方米,“煤改电”完成24万户,完成率达到100.12%;加大燃煤锅炉综合整治,淘汰了35蒸吨以下130台燃煤锅炉,完成了2台80蒸吨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对排查发现的20家“散乱污”企业全部予以取缔;完成了70台工业窑炉深度治理;完成了 6家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3家水泥厂和3家独立粉磨站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推进;加快推进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中型和重型货车淘汰,2021年完成6080辆,完成比例183.35%;对150家重点油烟排放单位安装油烟在线监控设施并与市生态环境局建设平台进行联网;加强对各类建筑施工工地的监管,减少二次扬尘污染。
坚持科学施治水污染,实施5项污水处理厂的新建或扩容搬迁、应急处理和排水管网雨污混接改造工程;对14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进水溢流口实施非汛期封闭,强化工业集聚区水污染治理;修订《大同市地表水跨界断面生态补偿考核方案》,开展流域水生态修复。各考核断面呈现出污染物保持稳定并逐步下降的向好趋势,部分主要河段重现“桑干夕照、鸟飞鱼翔”的美丽画面。
土壤污染坚持源头防治,六大工作治理基础不断夯实。加强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19家列入2021年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的企业均按要求完成土壤污染隐患排查;督促完成87块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纳入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系统;完成《大同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调查表册、调查图集》等初步成果集成报告,并通过了专家评审;全部完成2021年省里给我市下达的40个农村环境整治行政村及40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治理;加强固废和危废规范化管理和专项整治,推动固废和危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不断提高。2021年完成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市级共抽查考核评估相关企业74家,产废单位达标58家,基本达标4家,无不达标单位,12家经营单位全部达标。开展机动车维修行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专项整治,全市145家机动车维修企业145家纳入了管理清单。强化医疗废物环境监管,2021年共收集处置医疗废物1844吨。联络市发改委、工信局、商务局等14个部门配合省专项行动工作组开展塑料污染治理专项行动,组织开展了我市2021年塑料污染治理专项行动。针对环保督察坚持标本兼治,问题整改深入推进。督察期间向大同市转办了6批48个边督边改问题,均已完成或阶段性完成。
环保执法坚持铁腕惩治,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截至年底,共检查3000余家企业,取缔“散乱污”企业20家,查封扣押6家,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131起,行政处罚1619.9万元,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移送司法9起,行政移送8起,刑事移送2起,在全市形成了严查重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和良好氛围。全市共受理环保信访案件2031件,做到案件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音。
坚持生态环境发展理念,共建生态环境宣教大格局。深入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牢牢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保护与发展理念,积极发挥生态环境宣传工作“排头兵”作用,以6.5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为主线,大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建设,生态环境宣讲及相关活动辐射各类群体万余人,进一步扩大了生态文明理念和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宣传广度,引导大同市群众共同参与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形成了人人爱护环境、人人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