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环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在碳指标交易成刚需下,利用太阳能热可为企业减负增效

   2022-01-13 风光热观察596
导读

有数据表明,当前我国年碳交易均价在49元每吨。按照联合国环保组织的数据显示,碳排放的社会成本约每吨41美元,国际碳交易价格在47美元以上。显然我国的碳排放交易价格太低,不能真正体现可再生能源对二氧化碳减排所

有数据表明,当前我国年碳交易均价在49元每吨。按照联合国环保组织的数据显示,碳排放的社会成本约每吨41美元,国际碳交易价格在47美元以上。显然我国的碳排放交易价格太低,不能真正体现可再生能源对二氧化碳减排所做出的价值。随着碳指标成为刚需,我国的碳交易价格自然会上涨。根据最新交易显示,我国碳交易价格一度达到87元每吨,2022年大概率会超过百元。


碳交易价格升高,意味着所有产业的耗能都将被“碳纯色”衡量;即便是个人消费的电和热,也都将成为碳交易的一部分。


根据全国碳市场总体设计,“十四五”期间,除电力行业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航空等涵盖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工业领域的高耗能行业,是能耗双控重点关注产业,都将纳入碳交易市场,实现碳排放交易的全领域覆盖。可以预见,未来高耗能企业要想维持生产或者扩大产能,或许要通过消纳绿电或者购买碳指标,来对冲企业消耗化石能源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此外就是利用可再生能源来替代化石燃料为生活、生产提供能量。

太阳能热能减排效果显著

太阳能热利用是减排效果显著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热联盟理事长、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王志峰研究员指出,在中低温太阳能热利用方面,每安装2m太阳能热水器,在其生命周期内可以减排3902.2kg二氧化碳;截至2020年底,我国太阳能集热系统保有量5.38亿平米,累计减排二氧化碳17.283亿吨。在高温热发电方面,根据美国和西班牙权威机构的分析发现,较光伏、风电、核电和燃煤系统的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太阳能热发电的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最低,仅为9.8~10g COeq/kWh。这些数据表明,太阳能热利用应用范围广,减排效果佳。

世界上约90%的能源使用涉及热量的产生或控制。而太阳能光热和光伏电加热,可以满足热应用所需的各种温度。将太阳能热利用融入工农业部门不仅能够实现脱碳,还可以提高工艺加热效率,节省供热生产成本。


实际上,近年来用聚光太阳能热为重工业提供动力也逐步从实验室走到产业化,特别是在水泥、钢铁,铝和制氢等行业都有所应用。


太阳能光热+多能源互补利用广泛

而太阳能热利用更广泛的用途,则是将太阳能与其他形式能源转化技术相结合,这也是实现各种能源品味对口、梯级利用的重要手段。


中温太阳能热在区域供热、工业干燥以及居民供暖等领域可替代化石燃料应用。此外,随着我国大型风光新能源基地建设开展,促进太阳能光热熔盐储能、光热制氢、光热海水淡化等新产业新业态的成熟,也将促进太阳能热利用多点开花。


太阳能耦合其他能源直接供热供暖近几年来也实现了快速增长。我国城镇建筑面积不断增长,集中供热面积逐渐扩大。据2021年10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2020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和《2020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集中供热面积达约122.66亿平方米,较2019年增长约7.8亿平方米,增长率约6.8%;全国集中供暖管道长度达507348公里,较2019年增长39363公里,增长率约8.41%。


光热建筑一体化用于生活热水供应以及冬季建筑供热,亦可成为我国既有建筑改造的重要方向;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也随着节能减排的深入,成为各个企业、园区、城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要件,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绿色建筑、近零能耗建筑。


太阳能采暖正在逐渐走入更多人的视野。“太阳能光热+”户用清洁能源供暖可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如生物质、谷电等)在夜间或阴雨天补充供暖,让清洁取暖的运行费用与燃煤时代相当甚至更低。大型太阳能采暖项目也在不断落地,推动了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在采暖领域不断实现突破。据太阳能光热联盟了解,无论户用采暖还是集中供暖项目正在逐渐由政策引领向市场化过渡,市场潜力巨大。目前一些农村居民正在自发地加装太阳能采暖设备,以降低“煤改后”单一能源采暖设备的运行费用。



碳市场规模的扩张和成熟,最大的受益者将是可再生能源,因为在氢能未广泛应用之前,它们是能源领域最大的碳减排、碳中和主力。而一亿度绿电,可减排近8万吨二氧化碳,这笔收益是非常可观的。对于高耗能企业而言,应势而为,布局太阳能热替代化石能源,在全面参与碳市场交易,将是企业降低额外支出,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xhw111.com/news/show-1500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正源市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4153193号-1公网安备321003020110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