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统计,2020年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高达23511.7万吨。垃圾分类一直是很热的话题,其中夹着一些稍微低一些的声音,关于垃圾分类从源头减量着手,垃圾回收利用的前一步是减少垃圾的产生。现如今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物质条件比上一辈好太多,但是我们勤俭节约的品德确实不如上一代。一次性用品频繁使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大量垃圾产生。网购产品,日常礼品过度包装,就餐浪费食物等等行为都产生了大量的垃圾,所以我们不仅要践行垃圾分类理念,更要从源头减量开始,减少垃圾的产生。下面的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的AR互动设备,会告诉你垃圾分类怎么从源头减量。
这一互动装置用写真的形式,表现居家生活、学习或工作场景,场景中有一些常见的物品:如饮水机、书刊、衣物、包装盒等常见物品。参与者可以转动前方的“扫描屏”装置,透过屏幕对准前方写真中的物品图,借助AR增强现实技术,这些物品周围便会出现动态的影像和文字供参与者观看并阅读,从而了解如何做才能更加有效地减少垃圾的产生。
我们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从源头减量:
开通电子缴费
设置电子银行自动缴费,缴纳水、电、气的费用,甚至是保险费等,并让银行把电子发票发到你的电子邮箱,减少纸张的使用。
不买瓶装水
在家配备饮用水过滤器,并使用可重复使用的水杯,就可以大量减少城市垃圾。
闲置物品再利用
将家中保存较好的闲置物品送到当地的二手店、旧货市场或是慈善机构。
减少食物浪费
不要囤积大量食物,适量采购,保证食物新鲜,按需做饭、点餐,争取每餐“光盘”。
避免使用一次性用品
习惯用手娟代替纸巾,既干净又节约;即使是住宾馆也自带洗漱用品。
购物使用布袋或者积攒的干净塑料袋
购物时可以自带旧购物袋,或者请售货员把价签直接贴在蔬菜上,也可以将所有价签集中贴在购物袋外面。
避免重复、跟风、冲动、占便宜式消费
除购买生活必需品外,尽量少去商场和超市,双11、双12,即使再打折,不是必要的东西也不去买,省钱又环保!
控制自己的购物欲
清点下自己的衣柜,你会发现每一季度你都只集中穿那么几件衣服,其他的几乎没动过。不如给自己订下一个承诺:试试一年不买新衣服、新鞋!完成后,你的心态会大有改变!
变废为宝
牛奶盒、饮料瓶、废纸箱等被忽略的生活垃圾和旧物,加上你的奇思妙想和一双巧手,就可以变成各种实用的日用品。
使用环保家居产品
使用环保家居产品,如装修的涂料、木板等,既可以保护你和家人的身体健康,又可以有效地减少有毒有害垃圾。
选择木质或金属办公家具
办公家具、办公器材尽量少使用塑料或皮革制品。
无纸化办公
尽量少打印文件,改用电子文档,选用互联网、局域网,开展无纸化办公。
使用可充电电池
购买充电电池及充电器,不仅可以减少垃圾、节约原材料,长期下来还能省钱。
少点外卖,自带餐具
上班自带午饭和餐具,尽量少点外卖,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餐盒、筷子、水杯等,摒弃即用即弃的习惯,环保更健康。
让每张纸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纸张双面书写、打印;文件初稿尽量采用草稿模式,缩小行距,并使用小号字打印,达到省纸、省墨又节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