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世界经济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稳居世界第二。但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催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不仅成为我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绊脚石,而且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威胁到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
尽管我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但是长期粗放发展方式导致环境的破坏以及节能环保,如何调整节能环保支出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对国内外关于环保支出的现状、环保支出的效应、效率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详细的梳理。
一、时代背景
随着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环境问题的不断突出,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将其纳入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
2018年3月11日,生态文明正式写入国家宪法。因此,政府应积极发挥相关职能,弥补市场缺陷,承担环境保护、治理环境污染的责任。节能环保支出作为政府的一种管理手段,可以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增加对区域工业结构的影响,并在减少污染方面发挥管理作用。
环保财政支出是政府治理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环保支出不仅对环境质量有影响,还会对经济水平产生影响。国外专门研究环保支出影响因素的文献屈指Cumberland指出,地方政府通过争相降低税收负担和监管环境的要求,减少了环保开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该地区。
在供给层面,节能环保支出作为政府支出的一部分。首要影响因素就是地方政府的经济状况。从瓦格纳法则可以看出地方节能环保支出也会跟随收入的增长而不断增长。
在需求层面,节能环保支出涉及到的内容较多,主要为环境自身的基础状况。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环境状况、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等的不同,导致每个地区的环境基础不同。
在产业层面,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对环境造成了难以恢复的破坏。将产业发展层面的产业结构和产业集聚作为主要因素,探究两者对地方政府节能环保支出的影响。
二、环保支出
在供给层面选择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以及中央补助收入作为供给层面影响环保支出的指标,得出以下假设,人均GDP越多,地方政府节能环保支出越多。人均财政收入越多,地方政府节能环保支出就越多。中央补助收入越多,地方政府节能环保支出越多。
环保支出需求层面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治理污染是地方政府环保支出的最直接、最根本的目标。该项支出的设立就是为了能改善环境治理污染,所以选择环境污染作为节能环保支出的一个解释指标。
在自然环境层面根据指标选取的科学性、代表性、可得性、全面性、合理性等原则选择了二氧化硫排放量、烟粉尘排放量、化学需氧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五个指标。得出了自然环境的假设,环境污染指数越大,地方政府节能环保支出越多。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越大,地方政府节能环保支出越少。
社会环境方面影响节能环保支出的主要因素为人口密度。选择垃圾处理率作为社会环境方面的指标,政府在社会环境保护方面的支出主要用来建设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得出社会环境的以下假设,人口密度越大,地方政府节能环保支出越多。垃圾处理率越高,地方政府节能环保支出越少。
我国大部分污染都来源于第二产业的污染排放,并且我国现阶段发展水平的落后导致大部分地区主要经济来源就是高污染、高耗能的第二产业,所以选择了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来分析产业结构方面对节能环保支出的影响。
选择产业集聚来分析其对节能环保支出的影响。得出以下假设,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越大,地方政府节能环保支出越多。产业集聚度越高,地方政府节能环保支出越多。
三、影响因素分析
从供给层面来看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以及中央补助收入对节能环保支出均有显著效果,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节能环保支出的增加。经济为我们一切行动提供财力保障,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越有更雄厚的资金投入到节能环保支出方面。
其次,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后,人们对于环境方面的需求就会相应提高,对环境等公共物品的要求更加严格,从而促使地方政府增加节能环保支出。
需求层面环境污染指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口密度以及垃圾处理率对节能环保支出均有显著影响。同样环境污染指数加大也没能促使节能环保支出的增加,这说明我国地方政府缺乏增加节能环保支出的动机,在趋利方向的引导下,转而将支出投入到其他有关政府绩效的方面。
产业层面两个指标对节能环保支出的影响都显著。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促使工业产业的无休止发展,但同时没能注意到工业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往往伴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张和能源消费的增加,企业为了获得政策红利,巩固自身优势,继续大力扩张和消费,导致恶性循环,从而加重环境污染。
通过对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中央补助收入、环境污染指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口密度、垃圾处理率、产业集聚度、第二产业占GDP比重10个指标来分析不同层面指标对节能环保支出的影响程度。近些年我国节能环保支出的增加主要受供给层面和产业层面的影响比较大。地区生产总值对地方政府节能环保支出具有促进作用。
从环境污染指数来看,本应该起到重要促进作用的环境污染却没能对环保支出形成倒逼机制。这说明我国地方政府的环保意识不高,缺乏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同时地方政府的考核机制不健全、激励机制不完善,还是以经济发展为主,没能关注到生态环境的长远发展。
从社会环境指标人口密度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公众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从在意“生存”转变为关注“生态”,人们越来越憧憬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生活。促使政府增加节能环保方面的支出以改善环境质量。
从产业层面的指标来看,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及产业集聚度对节能环保支出有较大影响。第二产业的比重提高,降低了节能环保支出的水平,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以及用环境换经济的粗放发展方式。
不同省份节能环保支出的差异。不同省份节能环保支出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各不相同,以河北、山西为代表的省份节能环保支出行为受产业结构的影响较大,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省份节能环保支出行为受经济财政的影响较大,而以青海、云南为代表的的省份节能环保支出行为则受环境状况的影响较大。
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节能环保支出时考虑区域差异因素,地方政府也应考虑自身情况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调整地区节能环保支出的力度。
四、节能环保支出的建议
在财政方面要保证财政规模的稳定增长。在加大节能环保支出投入规模的同时,建立合理的保障机制以促进节能环保支出稳定增长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针对问题做出以下建议。
建立健全节能环保支出长效增长机制。由相关部门主导,以条例的形式建立起政府节能保护支出和GDP、财政收入增长的双重联动机制。为了保证环境保护的效果,提高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支出的效率水平,应该将地方环境保护目标的完成程度或者环境保护效果的优劣与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密切的联系起来。
小结
提升环保意识,完善绩效考核体系。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环保教育,搭建环保诉求平台,环境保护的效果不仅受制于地方政府的努力程度,还受辖区内企业和居民环保意识的影响,需要大家互相努力监督。
环境保护是国家一直重视的问题,也是近些年的热点话题,环境保护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治理,当然也离不开每个公民的维护。所有公民应当参与进来,民众们只有从思想上足够重视环境保护,才能够从行为上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使得环境保护方面的财政支出更有意义,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财政环保支出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