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锂概念”的推动下,久吾高科、津膜科技、三达膜等环保企业都享受了一波股市红利,万邦达等其他一些环保企业也开始纷纷布局锂产业。
环保企业扎堆布局“锂生意”
万邦达可能是环保企业中布局“锂生意”最深的企业之一。
今年9月10日,万邦达披露了一则新的定增预案,拟定增不超过1.15亿股,募集资金12亿元。
有评论称,这意味着拥有20余年工业水污染处理经验的万邦达,正式切入盐湖提锂技术。
万邦达高调杀入盐湖提锂领域,决心很大,证据之一就是刚才说的1.15亿股定增,公司实控人王飘扬选择了全额认购,这表明他已坚定地看好这一新领域的发展前景。
万邦达进入盐湖提锂领域虽然时间不长,但动作很大。就在9月10日定增预案发布后,紧接着,9月17号,他们就和另外4家上市公司同时发布公告称,拟对外投资暨增资锦泰钾肥。
之所以投资这家企业,主要就是因为他们旗下规划有1万吨/年碳酸锂生产线,使用的就是盐湖提锂技术。
7天之内,两大动作,万邦达切入盐湖提锂领域的决心可谓坚决。
事实上,环保企业切入盐湖提锂领域的远不只万邦达一家。早在2017年,科达制造(当时还叫“科达洁能”)就通过收购青海佛照锂、青海威力部分股权,间接控制了蓝科锂业27.69%的股份。
而蓝科锂业,正是我国卤水提锂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
在环保行业中,与盐湖提锂技术关系最密切的是膜企业。今年7-8月间,受“锂概念”走热的影响,不少膜企业的股价也迎来一波涨幅。
例如,久吾高科受盐湖提锂概念加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市值的翻倍,津膜科技、三达膜等也纷纷跟涨。
由于股价异动,久吾高科甚至不得不发布公告,提醒投资者:
公司提锂技术相关业务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较小,且提锂技术相关业务对公司未来业务的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锂概念”的走热,让不少投资者眼热,纷纷开始询问其他环保企业,有没有涉足盐湖提锂技术。
9月22日,鹏鹞环保就曾被投资者询问,公司在水处理技术上的膜技术是否可以应用于盐湖提锂的操作过程?
巴安水务更是积极表示,目前正在跟相关设计院和研究单位进行盐湖提锂的技术研发工作。
2万亿锂电池市场
锂产业为啥成为环保产业新战场?根本原因还是政策。
众所周知,锂元素是电池最重要的材料之一,手机、笔记本、新能源汽车等都非常依赖锂电池,需求量极大。
而2021年以来,受碳中和政策利好影响,新能源汽车前景看涨,但由于国内锂资源投产率不足,存在较大的供需错配,导致锂价大幅上涨,“锂概念”在一级、二级市场备受追捧。
表现之一,就是“抢矿”,很多投资者都看好国内的盐湖资源,纷纷提高报价,就连一个没有任何基础设施的锂矿都能报价十几亿元。
而在盐湖提锂的技术上,也在不断迭代创新。传统方法是使用太阳能蒸发从盐水中提锂,但这一过程所需时间较长,锂的流失量也比较大。
随着技术不断革新,新型的锂吸附剂、萃取剂和膜法开始应用到盐湖提锂领域,目前来讲,“吸附+膜”集成方案已成为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正在行业内迅速得到推广。
而膜法技术,正是环保领域最重要的污水处理技术之一,在这方面环保企业有着天然的优势。
万邦达就曾经表示,公司从事工业污水处理业务已有20余年,尤其在煤化工、石油化工领域内积累了大量的核心技术,而高盐水处理过程与盐湖卤水提锂过程十分类似,都应用到了专项吸附剂(树脂)、特种膜浓缩、纳滤分盐等工艺。
因此,把工业污水处理方面的经验移植到盐湖提锂上面来,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还记得今年9月的中国环博会广州展,维尔利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遥在接受《环保圈》采访时曾经表示,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就是两个:一个是不断研发新的技术,另一个就是为现有的技术寻找更多的应用场景。
碳中和带来产业新机遇
工业污水技术在盐湖提锂领域的应用,其实只是例子之一。从更大范围来看,碳中和给环保产业带来的机遇还有很多。
比方说,最近《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就发表了一项新的研究,可以从受污染的水中提取锂。
这项技术来自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联合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他们设计了一种膜,可将锂与其他离子(比如钠)精确分离,从而显着提高锂的收集效率。
这项技术的核心是一种使用冠醚制造的新型聚合物膜,它可以让钠离子与冠醚结合,从而减慢钠离子通过膜的速度。
这样一来,锂离子通过的膜的速度就会比钠离子更快,从而可以迅速地从污水中分离出来。
理论上讲,石油与天然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中,锂元素的含量是很大的,而这部分锂资源以往从未被开发。
有研究人员表示,德克萨斯州Eagle Ford页岩的水力压裂仅一周的水,就有可能为300个电动汽车电池或170万部智能手机生产足够的锂,足见这一领域的潜力之大。
事实上,碳中和不光为膜企业或工业污水处理企业带来利好,也给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带来很多新的商业机会。
今年4月,有德国媒体就曾经报道过,碳中和时代,中国将成为“新的沙特阿拉伯”。
为什么?因为碳中和时代要减少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呼唤新的能源方式,而新能源甭管是风、光还是水,其载体都是储能电池。
而众所周知,电池制造时需要许多稀有金属材料,如稀土、镍、钴等,因为它们的特性就是可以储存能量。
而要想获得稀有金属,一共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开采新的矿产,这方面中国地大物博,拥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储备,以稀土为例,就连美国、日本都依赖于从中国进口。
另一种方法,就是从废旧材料中获得,毕竟金属不同于石油、天然气等,它们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可以循环使用。
这样一来,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就显得更加重要起来,通过开采“城市矿山”的方法,可以对锂离子电池中的钴、镍、锰、锂等多种金属进行资源化综合回收利用,这样也更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
这方面,部分环保企业已经走到了前列。格林美就曾经表示,到2025年,公司从动力电池中回收的镍资源将达到40000吨以上。
总之,碳中和时代,无论是污水还是固废,都将迎来很多新的市场机遇。对于环保企业来讲,最重要的是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善于发现新的市场机会,从而找到新的“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