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环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胆大妄为!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为何狠批此地行政执法局?

   2021-09-14 人民网62
导读

作为地方的行政执法局,如果知法犯法,会带来怎样的后果?9月6日,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就公开通报了这样一起典型案件。督察组指出,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在未经任何审批、未做任何地质评

  

 

 

作为地方的行政执法局,如果知法犯法,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9月6日,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就公开通报了这样一起典型案件。


督察组指出,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在未经任何审批、未做任何地质评估、未采取任何防渗处理等措施情况下,将24万余吨混有大量生活垃圾的建筑垃圾违法填埋在农安县烧锅镇第二机砖厂的取土坑里。


“坑内垃圾及受到严重污染的地下水颜色黝黑、异味浓烈。”督察组指出,两次监测结果均显示,坑内地下水多项指标严重超标。区域地下水安全遭受严重威胁,群众反映强烈。


一纸协议将24万余吨垃圾违法填埋


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对采用填埋方式处置各类垃圾的行为有明确规定。而为防止地下水和土壤等受到污染,针对填埋处置生活垃圾,还有更为严格的技术规范。


但是,执法局却知法犯法。


据督察组介绍,早在2018年7月,长春市农安县烧锅镇第二机砖厂就已经停产。第二机砖厂长期生产取土形成了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总容积约30万立方米的巨大取土坑。


督察组指出,2017年7月,执法局与第二机砖厂土地使用权人分两次签订共两年的取土坑租赁协议,协议约定利用取土坑填埋建筑垃圾。协议签订后,执法局在未经任何审批的情况下,陆续从绿园区将混有大量生活垃圾的建筑垃圾跨区转移至农安县,并填入砖厂取土坑内,持续违法填埋垃圾达到24万余吨。


居民向生态环境部举报


针对24万余吨垃圾被违法填埋问题,2018年4月以来,周边居民举报不断。据督察组介绍,2018年11月,在对吉林省开展第一轮督察“回头看”期间,就有群众向督察组举报反映第二机砖厂取土坑填埋生活垃圾、污染地下水问题。


2021年4月,第二机砖厂附近居民向生态环境部举报反映称:“砖厂原取土坑填埋大量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造成周围环境及烧锅镇自来水水源地严重污染。”6月1日,生态环境部派出督察人员赴现场调查发现,取土坑已经填平,上面覆盖了大量黄土。生态环境部督察人员现场对垃圾坑随机选取了4个点位进行挖掘,最深的垃圾填埋厚度达8米之多,坑内的地下水因受到垃圾严重污染颜色黝黑、异味浓烈。督察组同时还对坑内地下水进行采样监测。



图为已覆盖黄土的垃圾填埋大坑



图为挖掘垃圾坑流出的黑色污水


2021年8月,第二轮督察组进驻后,群众再次对这一问题进行信访举报。8月28日,第二轮督察组现场督察时,新选取2个点位挖掘4米深左右,再次对坑内地下水采样监测。


督察组指出,两次监测结果均显示,坑内地下水多项指标严重超标,其中菌落总数最高达120000个细菌群落/毫升,超地下水Ⅲ类标准限值1199倍;化学需氧量浓度最高达3920毫克/升,粪大肠菌群最高达5000个/升。


出具虚假证明试图蒙混过关


“农安县政府在接到督察组转办的群众信访举报问题后,未经认真调查即认定该问题不属实,仅责成农安县烧锅镇政府会同县国土、环保等相关部门,督促土地使用者平整土地覆盖土层,恢复原地貌。”督察组表示,长春市对这一问题提级办理后,原绿园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向长春市城市管理局出具“此处只用于建筑垃圾、建筑残土回填,不存在生活垃圾”的虚假证明,试图蒙混过关,长春市城市管理局等部门在未进行认真复核的情况下,就要求农安县对问题予以销号处理。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xhw111.com/news/show-1432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正源市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4153193号-1公网安备321003020110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