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组长、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库热西赴吉林省,围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在督导检查期间,库热西同志去辽源市、白山市、松原市查看了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督察问题整改情况。记者梳理发现,库热西同志本次督导检查的地点大多为习近平总书记批示过和考察过的地方,也是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项目。库热西同志听取了各类项目的整改进展情况,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及建议。
要扎实做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文章
在辽源市,库热西同志实地踏查仙人河、东辽河治理及岸带修复工程进展情况。
据了解,仙人河、东辽河水污染问题曾是当地的“老大难”问题。2017年8月,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将仙人河黑臭水体治理和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问题作为督察重点,要求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然而,2018年,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时,督察发现仙人河、东辽河流域污染问题依然突出,水环境质量总体呈现恶化趋势。同时,辽源市东辽河垃圾污染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经过环保督察两轮“大考”,吉林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追责问责,对存在的问题狠下心抓整改,截至今年7月,辽河流域12个国考断面中,水质为Ⅱ类的占比16.7%;水质为Ⅲ类的占比58.3%;水质为Ⅳ类的占比25%。此外,仙人河修复与生态治理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仙人河(田家炳中学段)已达到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治理效果。
听取了辽源市的整改成果后,库热西同志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巡查监管力度,丰富监管手段,不定期检查企业排污行为,坚决确保各项数据真实可信。
库热西同志在辽源市现场检查东辽河治理情况。夏景明/摄
库热西同志也十分关心垃圾填埋场的整改和辽源市百万亩造林、百公里河道整治、百万亩良田治理工程建设情况及东辽河源头生态治理及保护情况。他强调,要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扎实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