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的庆祝活动已成功举办,按理说,最新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该提上日程了。据悉,第二轮第四批督察将于近期进驻山东、广东、四川等省,全省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开会布置迎检、培训动员。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第二轮环保督察整体延后了,前三批从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剩下的将在明年内完成,以完成第二轮全覆盖。
山雨欲来风满楼,每次中央环保督察都是一次大考,必然会纠出许多环保作业不合格的“考生”。
据网络公开信息,第二轮环保督察第一批福建、甘肃、海南、重庆以及青海等5省(市)共约谈、问责了1918人,第二轮第二批7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问责党政领导干部104人 。
最近的第二轮第三批,在山西、辽宁、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西、云南等8个省(区)驻点一个月,约谈党政领导干部1708人,问责844人,详细“督察成果”如下表。
可想而知,这一次第四批,必然又将有一批干部要被问责。他们会是谁呢?有可能是任何一个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且工作没做好的单位及其人员。
同时环保督察也是对企业环境保护的大洗礼,查处企业,立查立改、查处问题、整改清理事项和案件更是不计其数。
今年3月11日,生态环境部黄部长携专家赴河北省唐山市对钢铁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落实情况开展检查,属地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查处。据媒体报道,唐山生态环境局节假日不休,自4月1日-4月4日共计通报48起环境违法处罚案件,累计罚款1920万!
第二轮第四批会不会刷新问责和整改事项的纪录呢?不得而知,只能说和当地的日常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工作深度,以及准备迎检是否充足有关。
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你要知道哪些?
按照《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中央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的内容包括:
(一)学习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以及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
(二)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情况;
(三)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标准规范、规划计划的贯彻落实情况;
(四)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推进落实情况和长效机制建设情况;
(五)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处理情况;
(六)生态环境质量呈现恶化趋势的区域流域以及整治情况;
(七)对人民群众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立行立改情况;
(八)生态环境问题立案、查处、移交、审判、执行等环节非法干预,以及不予配合等情况;
(九)其他需要督察的生态环境保护事项。
例行督察之外还有专项督察和“回头看”,各自针对性不同。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一般包括以下程序环节,最后是立卷归档。
督察组由组长、副组长和成员构成,组长由现职或者近期退出领导岗位的省部级领导同志担任,副组长由生态环境部现职部领导担任,成员以生态环境部各督察局人员为主体,并根据任务需要抽调有关专家和其他人员参加,每省一般是30人,分4个工作小组,每组7-8人。
督察内容方面,生态环境部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督察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突出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长江“十年禁渔”等重大任务,推动落实新发展理念。
对地方督察,注重推动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更加突出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
督察工作将进一步改进方法,保持常态化压力,坚持依法依规督察,推动突出问题整改落实,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取得了什么成效?
自2016年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以来,环保督察已经树立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权威地位,生态文明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曝光并解决了一大批典型的环保问题。
如祁连山生态破坏、秦岭违规别墅群、长白山违建高尔夫球场和别墅、海南违法用海、茅洲河以及练江整治等等,都取得了举世瞩目且前所未有的成绩,有效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长效化。
黄润秋部长曾描述中央环保督察取得的效果:老百姓点赞、中央肯定、地方支持、解决问题。2021年8月18日上午10时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他又用了四组词来回答关于督察成效的记者问,那就是落实要求、压实责任、解决问题、助推发展。
(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一次大洗心,推动了生态文明思想的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环保督察督察的重点对象是地方党政环保行为,每一次都为地方党政领导上了一堂生动而心跳的课。生态环境责任考核实现终身制,环保工作方法从只抓企业向既抓企业也落实地方责任转变,工作方式从自上而下向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转变。
经过环保督察,无论是政府部门、企业主体或公众的环境保护观念和意识,都有了质的转变。尤其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这几年都得到了明显增强。
许多领导干部反映,督察使他们思想深处受到震撼,特别是通过加强边督边改、典型案例曝光,很多干部受到了警醒,压力得到了有效传导。这种意识增强造成的现象是,每次新一轮督察来临,从省到市县区,各级政府都郑重其事,严阵以待,做足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