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洁环保2021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专注于污泥等物料脱水干化与固液分离、恶臭污染物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净化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公司的发展以“创新”为根本,愿景是成为全球节能环保与固液分离领域的领军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被评为“2021最具价值科创板高端装备上市公司”和“2021年度科创板硬科技领军企业”等荣誉称号。 2011-2012年,公司在业内首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温真空脱水干化一体化技术装备,创造性地将机械压滤脱水与真空干化技术合为一体;2015-2017年,公司自主研发并攻克了核心部件——耐高温干化滤板的生产制造难题,实现了对进口定制产品的完全替代。自2014年首次交付使用以来,该技术装备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市政、工业领域近40项污泥(物料)脱水干化项目。 公司主营业务如下图所示: (1)低温真空脱水干化一体化技术装备 污泥低温真空脱水干化一体化技术装备三维示意图 该技术装备主要针对污泥等难处理的物料以及要求滤饼含水率低的物料进行固液分离,可广泛应用于市政与工业污泥的脱水干化、以及石油化工、煤炭、食品、制药、有色、轻工等行业固废或特种物料的固液分离。 (2)废气净化成套技术装备 公司拥有包括活性氧离子净化、生物滤池净化、复合物化净化、分子捕集催化氧化等系列废气净化技术与成套装备,能够面向以上海地方标准为代表的全国一系列严格的排放标准,提供“密闭-收集-输送-处理-排放”的废气处理全流程解决方案,对难降解的恶臭污染物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进行有效治理与污染减排。 2、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主要通过向用户交付使用自主研发的低温真空脱水干化一体化技术装备、废气净化成套技术装备,以及相关的设备及配件销售、运营服务、维保服务等,以获取收入与合理利润。 具体来看,公司的商业模式分为三种:一是向客户销售低温真空脱水干化一体化技术装备、废气净化技术装备,并提供工艺设计、核心部件制造、安装调试等服务,这是公司近几年主要收入来源;二是为使用低温真空脱水干化一体化技术装备、废气净化技术装备的客户,提供常年的运维服务;三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和解决方案,如“上海老港暂存污泥库区污泥处理处置服务污泥处理服务标段项目”(中标金额5.37亿元),限期2年,按照相应期间的污泥处理量确认收入;广州大观污水处理厂项目,为BOT模式,合同金额26,939.68万元,2020年度确认建设期收入8,302.63万元,后续运营期分10年确认收入。 (2)研发模式 公司紧密围绕污泥处理处置、工业固废与特种物料固液分离领域,以及相关的废气净化技术,以“自主创新”为根本,并借助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先后与同济大学、国家南方水中心、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合作,积极进行成果转化及工程示范。 (3)营销及销售模式 公司的销售模式为直销,面向国内的各区域市场,公司建立了专业性、经验丰富的营销团队和运营服务团队,通过投标、技术谈判和商务谈判等方式获得项目合同,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各个阶段的项目任务,同时按完成任务的时间节点确认收入。 (4)采购模式 公司设立采购部,负责供应商的开发、评估、维护,以及采购合同签订及采购合同管理等。 公司设立合格供应商名录,通过市场调研、实地考察、工厂监造和出厂验收等方式,对供应商提供产品的质量、供货周期、价格、售后服务及时性等多方面实行年度考核打分,优胜劣汰,实时更新合格供应商名录,不断提高供应商品质管理。 (5)生产或服务模式 公司主要生产或服务模式典型流程可分为项目信息收集与评估、招投标、合同签订、工艺设计、物资采购、核心设备制造、安装调试、运维服务八个阶段。 公司自主生产低温真空脱水干化一体化技术装备的核心部件——耐高温干化滤板及相关配件;外购设备根据公司技术要求委托供应商定制化生产;所有产品的安装服务工作采取外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公司完成项目设计、安装指导、调试等工作,最终交付客户使用,并提供后续运维服务。 3、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污泥处理处置行业概况 1)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背景下,污泥处理处置市场需求空间大,且增速较快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也到了有条件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污水处理率和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污泥产量呈现逐年快速增长趋势。住建部2020年12月发布的《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表明,截至2019年底,全国城镇累计建成运行污水处理厂4140座,全国城市及县城污水厂2019年产生的污泥量已突破6,512万吨(以含水率80%计)。据E20环境平台预测,我国城市及县城污水厂产生的污泥产量将以每年10%至15%的速度增长。目前,我国污水处理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但相较于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的能力和水平严重滞后,环境风险凸显,形势十分严峻。 2019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 数据来源: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19,住建部2020年12月发布 2)通过脱水干化实现污泥减量,已成为污泥处理处置的必要环节和重要基础 污泥是污水、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呈胶状液态的物质,集聚了污水中30-50%的有机污染负荷,并富含大量不同形态的水分。污泥的有机物含量高,有机物种类复杂,泥质波动性大,且含有重金属、寄生虫卵等复合型污染物,脱水性能差,且二次污染风险高,目前已成为全球固液分离领域公认的最难处理的物料之一。 污泥的减容减量,需要根据不同含水率的污泥特性选择相应的处理技术,进而得到不同含水率的污泥产物。常见的单元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污泥浓缩、污泥预处理(调理调质)、污泥(深度)机械脱水、污泥(热)干化等。 不同含水率污泥对应的单元处理工艺 污泥含水率越高,存放、运输和二次污染的问题就越严重。因此,污泥的脱水干化是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和“刚需”,已成为污泥处理处置的必要环节和重要基础。 3)污水厂内脱水干化,实现深度减量,是污泥处置的基本要求和污水厂提质增效的重要任务 我国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的选择与各地实际情况密切相关。 在污水厂提质增效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城镇污水的收集率和污水厂进水污染物浓度都将显著提升,一方面将显著提升污水厂的污泥产量,另一方面将显著提升污泥中有机物的比重,这都将对污泥在污水厂内源头深度减量设施的处理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4)污泥处理处置费用标准的逐年提升,成为行业发展的重大实质性利好 我国过去长期“重水轻泥”,严重制约了污泥处理处置总体水平的提高,而发达国家经过多年发展,污泥处理处置费用已普遍达到或超过污水厂总运行费用的50%。随着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各类政策、法规、规划的陆续出台,“泥水并重”的态势正逐步形成,污泥处理处置费用的标准也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 2017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的《“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2018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均明确提出,城镇污水处理收费标准要补偿污水处理和污泥无害化处置的成本并合理盈利。2019年,住建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再次要求,要尽快将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调整到位,原则上应当补偿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正常运营成本并合理盈利。 上述要求已逐步在近年来新建的污泥处理处置项目中得到了贯彻落实,为今后广大污水处理厂加大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投资力度提供了现实动力。 5)近年来国家、地方相继出台的环保政策与规划,为污泥脱水干化减量释放巨大市场空间 首先,国家政策层面要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由“重水轻泥”向“泥水并重”转变。同时,自2016年开展中央环保督察以来,随着督察力度的不断提升,诸多违法违规处理处置污泥的案件受到查处和整改,各地开展市政与工业污泥规范处理处置的力度不断加大。 其次,在地方政策层面,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能力位于前列的广东、江苏、上海等重点地区都相继密集出台了地方性的污泥处理处置的规划或规范,对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进步和未来发展方向均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上海,正致力于在2035年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规划到2035年形成50座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规模达到2700吨干基/天,污泥处理处置主流工艺路线为“(脱水)干化+焚烧”,同时做到泥水气全覆盖。 广东省是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能力排名第一的省份,广州市人民政府在全国率先颁布了国内第一个污泥厂内干化减量的地方规范,明确要求污水厂污泥出厂含水率须控制在30-40%,要求厂内干化、市内焚烧。受其带动作用影响,珠江三角洲区域不少发达城市近年来也逐渐明确了污泥干化焚烧这一污泥处理处置的主流路线,污泥脱水干化领域的市场空间正在逐渐释放,将成为长三角以外另一个重要的增长点。 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能力排名全国第三,省政府要求新建的项目须同步处理泥水气,污泥在较长时期内不可能无害化时,应规划建设独立的干化焚烧系统,为今后江苏省污泥问题的解决指明了走污泥焚烧的明确方向和技术路线。 此外,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引领下,湖北、广西等省份均专门出台了地方城镇污水设施建设规划,其中对污泥处理处置都进行了详细规划,市场空间可观。 综上,行业与技术需求、费用标准、政策规划三管齐下,在释放污泥处理处置未来市场空间的同时,提出了污泥在污水厂内实现脱水干化减量、实现泥水气同步治理、绿色低碳、节能循环、环境友好、智慧高效等一系列目标要求,为行业技术发展、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指明了方向。 (2)废气净化行业概况 1)恶臭污染物治理已成为城市环保工作重点之一 恶臭污染物是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坏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主要产生于水污染治理(包括污水处理、污泥处理、配套泵站)、固废处理(如垃圾处理)、工业废气、公共建筑等多个行业,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根据生态环境部2021年7月发布的《2018-2020年全国恶臭/异味污染投诉情况分析》报告,2018-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接到恶臭/异味投诉举报数量分别占全部环境问题投诉举报件数的21.5%、20.8%和22.1%。部分污水处理厂被新建居住区或商业区包围,又因为工艺落后存在臭气散逸的情况,成为城市中重要恶臭污染源。 2)产业发展存在旺盛需求,行业集中度不高 根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发布的《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18)》显示:2017年,统计范围内环保企业营业收入总额11681.4亿元,其中,大气污染防治占比约14%,即1635.4亿元。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打赢蓝天保卫战投资直接用于购买环保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约2530亿元。未来三年,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环保业务收入平均每年将增加843亿元。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要求的提高,大气污染防治逐渐进入细分领域,恶臭污染催生的治理、监测和监管等领域的市场空间有望达到千亿量级,市场需求旺盛。 我国恶臭污染物治理与污水处理,脱硫、除尘等相比仍处于初级阶段,从事恶臭污染物治理数百家企业多为2002年之后成立,行业集中度不高。 3)国家标准不断完善,地方标准持续升级,促进了行业持续发展 由于恶臭污染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社会危害性,《全国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均将恶臭污染、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列为重点污染防治对象。 近年来,以上海、天津、山东、广东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在国家标准的基础要求之上,进一步提升废气排放地方标准,如《恶臭(异味)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1025-2016)、《城镇污水处理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982-201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DB12/059-2018)、《城镇地下污水处理设施通风与臭气处理技术标准》(DBJ/T15-202-2020)等。这些标准的相继出台与实施,促进了废气净化技术水平和治理效果的显著提升,为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4)技术发展状况及趋势 恶臭污染处理技术的选择,要根据恶臭物质的来源、浓度、性质及处理要求决定。但由于恶臭物质的非单一性和复杂性,单一的恶臭处理技术很难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因此需要将各种技术进行组合,形成复合型恶臭污染物处理技术工艺,从单一的处理单元发展为多种技术组合式应用。目前,在我国生物滤池、催化氧化净化技术装备等系列高效废气复合净化技术装备在废气净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本领域的主流工艺环节。 4、公司行业地位 (1)污泥脱水干化领域 公司低温真空脱水干化一体化技术装备在核心工艺、核心部件两方面,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与突破,技术壁垒高,产品定位高端。 报告期内,公司低温真空脱水干化一体化技术装备已在全国近40项污泥(物料)脱水干化项目中成功应用,承接项目污泥处理设施设计处理能力总规模超91万吨/年。其中,2016-2020年公司承接及投产项目的污泥处理设施设计处理能力总规模约89万吨/年,根据公司估算,约占2016-2020年全国城镇新增或改造污泥无害化“十三五”规划处置能力的4.1%;根据公司测算,公司在上海、广州承接项目的污泥处理设施设计处理能力总规模已分别占上海、广州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规模的近25%。 在市政领域,公司承接了行业内标杆性的污泥脱水干化项目,如:上海泰和污水处理厂(全地下,国内水、泥、气、声综合治理标准最高的污水处理厂工程)、上海虹桥污水处理厂、广州市中心城区大观污水处理厂、江高污水处理厂、石井污水处理厂等多个大型地下式污水处理厂以及上海老港暂存污泥库区污泥处理服务项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项目);在工业领域,公司先后承接并完成了胜科水务(石化行业)、晟碟半导体、和辉光电、宇通客车等重点行业标杆企业高难度的危废污泥减量项目,公司已成为在国内市政与工业污泥处理领域技术领先、有重大影响力的知名企业。 (2)废气净化领域 废气净化领域尚处于发展初期,公司在该领域已承接了上百项污水处理厂和工业企业恶臭污染物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废气处理项目,包括上海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一体化活性污泥法生物反应池)提标改造工程除臭提标项目、上海竹园片区污泥处理处置扩建工程(上海市污泥集中处理三大片区之一的标杆工程)除臭项目、上海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二期工程(国内首个接收半干污泥的污泥焚烧工程)除臭项目等多项上海市级重大工程项目,废气处理设施的总处理能力已超过500万立方米/小时。 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的核心技术是低温真空脱水干化一体化技术以及废气净化系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