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首先是加大惩处力度。 要增加对违规企业和个人的惩处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过去囿于适用法律依据的不足,相关处罚难有威慑力,现今这一情况有了较大改观,环境监测造假已于今年3月起入刑,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尽快适用将起到有效的警示作用。 此外,针对个别违法公司换个“马甲”继续造假的漏洞,还应在处罚公司的同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惩处,通过信用管理或“黑名单”等制度,让有职业污点的企业和个人在行业内寸步难行。 有媒体表示,加大惩罚,也要“双管齐下”,一方面要加大对第三方环保服务市场的监管,加大对不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的惩治力度;一方面对于“幕后黑手”“排污黑手”——不法排污企业,也要严厉打击。 其次要打击不正当竞价压价。 专家建议,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第三方环保服务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价压价现象,防止“劣币驱逐良币”,减少排污企业“谁保我过关,我就让谁做”的可能性。
总结下来,应该说,媒体对于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的乱象、原因以及对策分析得还是比较到位的,出现这一问题,也不全是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的原因。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有关环保企业也应加强自律,共同营造良好的行业环境,为实现绿水青山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