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环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中国石油炼油特色新产品开发观察

   2021-08-13 6238
导读

 7月19日,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倒计时200天之际,冬奥专列“昆仑润滑号”京张高铁上举行了“激情冰雪、相约冬奥”主题活动,吸引了众多乘客。中国石油不仅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油气合作伙伴,“昆仑润滑”也

  

 

 7月19日,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倒计时200天之际,冬奥专列“昆仑润滑号”京张高铁上举行了“激情冰雪、相约冬奥”主题活动,吸引了众多乘客。中国石油不仅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油气合作伙伴,“昆仑润滑”也被授予“昆仑润滑油——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润滑油”权益。


  近年来,中国石油坚持自主研发创新,抢抓市场机遇,挖掘自身优势,不断在高端润滑油、特种沥青、针状焦新产品等炼油特色产品开发和应用方面取得新突破,不仅有效满足了新基建和高端装备制造的需要,也为集团公司持续转型升级、优化炼油产品结构和提质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升级推广特种环保沥青 为重大基建工程添保障


  随着高等级公路、航空、水利、市政建设等重大基建工程的大力兴建,我国对石油沥青的需求量逐年攀升,石油沥青表观消费量已突破5400万吨/年,国内市场供不应求,多种高性能改性沥青依赖进口。


  作为国内最重要的沥青供应商之一,中石油燃料油有限责任公司利用自身丰富优质的沥青资源和人才资源,持续加强科研创新,以实际工程需要为导向,以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研发并形成了道路特种沥青、桥面沥青、机场道面沥青、水工及防水卷材沥青、彩色石油沥青等11大类国内外技术领先的特种沥青产品,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隧道桥梁、机场等重大工程项目中。几十年来,相关成果已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近20余项、授权专利100余件。


  防水材料用沥青系列产品的研发推广点亮新的利润增长点。建筑防水行业是除道路交通工程之外,石油沥青的第二大应用领域。燃料油公司通过改进传统生产方式,使生产过程更加经济环保,产品性能更加优异。2020年,燃料油公司已占据国内防水材料用沥青市场份额21%左右,成为国内最大的防水沥青生产企业。由公司牵头制定、国家能源局发布的《防水材料用沥青》(NB SHT 0981-2019)填补了我国石化行业在防水沥青标准领域的空白。


  环保型橡胶沥青提升产品综合竞争优势。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橡胶沥青在生产时能耗高、烟气大,气味刺鼻的传统橡胶沥青急需升级环保性能。通过反复的试验和无数次的努力,燃料油公司2019年开发出的国内首款环保型橡胶沥青,成功“亮相”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高速北线廊坊段,硫化物和氮化物等有害物排放明显低于传统橡胶沥青。


  如今,中国石油利用自主研发技术不断丰富沥青产品的种类,不断向高端化、特色化迈进,不断向更高性能、更苛刻的使用条件发起挑战,为重大基建工程提供坚实保障。


  特色润滑产品剑指高端 卓越品质护航国之重器


  “十三五”初期,我国缺乏先进的高品质基础油生产技术,75%的高品质基础油依赖进口,高档内燃机油市场70%以上被国外知名品牌占据。攻克高品质基础油生产技术,创建润滑油标准和测试方法,开发高端润滑油产品,全面提升润滑油生产技术水平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中国石油牵头承担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性能润滑油生产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已在高品质润滑油分子结构、性能调控研究以及低黏度PAO基础油技术开发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大力提升了我国润滑油技术研发水平,对支撑我国润滑油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润滑油国家重点专项的承担单位之一,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一直坚持自主创新研发,从新中国第一滴润滑油、第一种添加剂、第一种润滑脂开始,到摘取润滑油行业的所有国家级奖项,乃至军工、输变电、高铁、核电、机器人等行业用油首选,“昆仑润滑”都以其特有的实力为中国制造、高端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提供润滑服务。


  “昆仑润滑”曾经成功为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提供润滑保障,并成为首艘国产航母全船配套用油。特高压变压器油成为世界首条正负1100千伏输电工程唯一指定用油。自主研发的高铁齿轮箱油率先通过了60万公里实车测试,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自2017年起全面装备中国标准占84%的“复兴号”动车组,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高铁第一油,助推中国高铁走向世界。截至今年4月,“昆仑润滑”护行高铁已满4年,作为高铁平稳运行背后不可或缺的润滑力量,“昆仑润滑”经受住了世界上高铁运行最快时速350公里/小时的考验。“齿轮油极压抗磨添加剂、复合剂制备技术及工业化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这些自主技术高端产品,正以“军工品质、大国重器”为品牌理念,积极适应新基建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新要求,以卓越品质为国之重器保驾护航。


  抓住能源转型市场机遇 谋创新夯实行业话语权


  近年来,随着能源转型及产品下游市场升级提档,油系针状焦、石蜡等炼油特色小产品迎来需求增长新机遇。中国石油相关企业敏锐地抓住市场机遇,充分发挥特色原料优势和科技研发实力,不断开发高性能高附加值的系列新产品,不仅成为相关行业“风向标”,还显著提升了经济效益。


  油系针状焦主要用于钢铁工业的超高功率电极和特种碳材料。国内市场对针状焦的需求量巨大,这个应用领域也没有替代品。自2016年以来,石油针状焦的价格持续上涨。


  锦州石化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实现装置长期稳定运行的油系针状焦生产企业。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突出的科研实力,这个公司于今年3月与国内最大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供应商——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新一轮合作,实现产品需求量翻两番,供应范围由单品扩充到所有石油焦产品。如今,锦州石化针状焦产品特色发展已纳入集团公司“十四五”总体战略,下一步将建成国内规模最大、技术一流的油系针状焦生产基地,积极打造系列化、定制化的产销研发模式,冲刺国际高端市场,成为新能源锂电负极材料行业的领跑者。


  中国石油依托高含蜡大庆、沈北原油资源,石蜡年产量可达110余万吨,年出口量40余万吨,均位列世界第一。截至2020年底,中国石油自主研发的石蜡加氢催化剂技术完成了在旗下四大石蜡生产基地全部7套装置中6套装置上的推广应用,为进一步提升石蜡产品质量优势、助力提质增效、巩固业内主体地位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技术保障。针对国际国内石蜡产品热销且产品附加值高,中国石油最大的石蜡生产基地——抚顺石化公司靠技改创新提高装置生产能力,实施油蜡联产,做大做强石蜡产业。抚顺石化开发的高质量低熔点石蜡等环保蜡产品成为开拓国际石蜡高端市场的生力军。


  依靠自主创新,中国石油炼油特色产品不断向特色化、高端化发展,高附加值产品产量持续增加,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端装备制造“加油”。展望“十四五”,中国石油将继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坚持自主创新,以更高性能、更高技术含量的特色产品和媲美国际先进的自主核心技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石油力量!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xhw111.com/news/show-1397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市正源市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4153193号-1公网安备321003020110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