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我在一场大学生新闻研习营中,认识了杨闵,当时尚在大学就读的他,担任小队辅的角色。
我们第一次见面,但他完全没有陌生感,总是热情、有礼貌,老师永远挂在嘴上,他问我记者生活、问我家庭经营,问我怎么找到出路,不管我说什么,他总是耐心倾听,认真投入的模样,让我以为他未来想当记者。
他是个大男孩,却总是比任何人都细心。他会照顾同学的情绪,会注意有没有哪个同学在营队中不适应,尊重每个人的发言。晚上他和其他队辅外出按摩时,会问落单的我,老师,你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去?
他从小到大,都是口语表达的常胜冠军,主持经验无数,最大梦想就是未来可以成为独当一面的主持人。他和我亲近,根本对他的未来没有帮助。
坎坷求职路
大学毕业后,他的求职路有些坎坷。
他进入了知名主播的节目制作团队,但因为有别的新媒体经营模式,从企划到执行就只有他一人,薪水也仅维持在大学新人水平,后期虽有其他成员加入,但因节目收视不佳,后来团队也解散了。
后来,他回到台中老家,承接母亲的保险业务工作,当起第一线服务客户的保险人员。
这两年来,我们总在互联网上互相关心。有一次,他拜访客户前,约我喝咖啡。他笑着说,其实这次要拜访的不是客户,而是客户的朋友。客户说,有位朋友的家人身体出了些状况,不知道怎么处理,请杨闵帮忙协助提供意见。他就特地跑来,车票、出租车费都自己埋单。「你这样不会很亏吗?根本就不是你客户,之后也不见得会跟你买保险,你就已经要先花那么多钱?」我真心觉得,这是笔不划算的投资。
「哈哈,没关系啦,来看老师,就赚到了阿!能帮多一点人解决问题,也蛮好的。」扬闵是真心诚意说出这些话。
不划算的投资?
后来,我看到他热情分享保险专业知识,也自掏腰包办理各式讲座,和根本不是他保户的朋友,分享煮咖啡、健身知识。每次,总是吸引很多人参加。我不是扬闵的保险客户,该保的保险也都额度全用光了。但在疫情期间,我还是收到了他的手写问候信。不夸张,不是只有信封手写,而是内页全文将近500个字全部手写,据说这样的信,他发出了超过300封。拿到这样的信,我真心觉得感动。如果未来我身旁有人想买保险,我会不会推荐扬闵?我会。如果我身旁有人需要帮助,我会不会请他找扬闵?我会。
从没有收获做起
有时候,看起来当下没有任何立即反馈的事,却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慢慢的形成蝴蝶效应,产生巨大改变。
想有好收获,先从没有收获的事先做起。
扬闵的蝴蝶效应,什么时候会发生?我不知道,但我相信,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