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 | 上海 |
---|---|
额定电压 | 220V |
附加功能 | 手机遥控 |
高度 | 8CM-10CM |
功能 | 拖扫吸式 |
适用面积 | 120-150平米 |
品牌 | Galileo伽利略 |
型号 | FR-S01 |
是否带遥控器 | 是 |
吸尘器款式 | 卧式 |
外观造型 | 扫地机器人 |
清扫路线 | 规划式 |
是否自动充电 | 是 |
碰撞保护 | 机械+电子双层保护 |
是否有定时预约功能 | 是 |
有无虚拟墙 | 有 |
扫的智能扫机扫洗地机小一体机用吸地用的扫地拖地机器人'
相关信息欢迎咨询...国内消化这么多产能是不现实的。
《21世纪》:对这部分过剩产能怎么处理?是不是还要像过去那样限产?
文献军:过去一提产能过剩,大家都会想到限产。但是限产是不科的,是不得已而扫的智能扫机扫洗地机小一体机用吸地用的扫地拖地机器人之,在特殊性情况下采取的临时措施。同时也是对资源的大浪费,比如一个工厂它本来有10万吨电解铝产能,结果只能生产8万吨这不是明显的浪费吗?所以对这部分存量要合理调整。
首先,是加大国内需求,盯紧进口产品。所谓盯紧进口,是要盯紧我们哪些东西是需要进口而国内又满足不了的;二,通过各种手段淘汰落后的电解铝产能。我们现在还有170万吨—180万吨小预焙槽,当初产业政策在淘汰时把自焙槽改成了小预焙槽,这部分预焙槽和大的先进的焙槽相比,一吨铝要多消耗1000度左右的电,所以应该及时修正产业政策,定几个指标,达不到这些指标要退出市场;三,是通过差比电价调整。这样下来,如果我们用三年左右时间,这180万吨过剩产能能退出市场。
上下游结合才是出路
《21世纪》:今年6月28日发改委已在相关业内部门下发特急通知,决定从6月30日起,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度提高2.494分,上网电价平均每度电上调1.174分。据了解,在电解铝的生产成本中,电和氧化铝原料各占40%。现在不少厂家不仅面临电力短,还要承受原料价格上涨的双重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电解铝企业的出路在哪里?
文献军:现在的电解铝厂一般都是自备电厂,用自己的电,不用网上的电。但是即便是用自己的电,大机组还是不好干,小机组成本又高,30万千瓦、60万千瓦的机组相比,前者的发电成本每度电要高出3分钱,所以好的办法是电厂和铝厂直供,或者互相参股。现在四川有些企业做得比较好,另外像一些大的企业如中铝公司也已和中电投下面的公司签署了直供协议。但是铝、电厂参股这种形式目前还被大家认可。
《21世纪》: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考虑拉长产业链,以规避市场不可预期的风险,应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文献军:当然这个想法很好,中国电解铝企业目前还有80多家,肯定是多了,将来会通过洗牌、重组、破产来取缔一部分。铝工业未来的发展是要靠科规划布局、科投入以及上下游的结合。
一直以来我们对铝产品应用这块不够重视。但是在国外像美铝、加铝他们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铝材开发上,基本电解铝,而我们国内却在热火朝天地上电解铝。
铝材加工品是有色金属的终端产品,再往下走,是车箱、零部件等,到另一个行业了,所以铝材加工连接铝和下游其它产业的结合点,所以我们的铝加工企业必须要知道下游需求什么。
《21世纪》:据了解,现在铝材投资也很热,这与上世纪80年末90年代初开始的铝加工热有什么不同?目前我们铝加工业还存在哪些不足?
文献军:80年末90年代初开始的铝加工热以铝型材为主,现在则以铝板带为主。但是产能扩张,后劲不足,产品应用的开发、研发非常不足。
目前我国的铝材大部分都出口到国外,但是真正高附加值的产品,如PS基板,精铝箔系列产品我们现在还要进口,这些进口产品要比国内还高3000元—4000元/吨。所以一定要加大科技投入,进行产品的结构调整,二是积开发新的应用领域,我们马上要到青岛去,谈轨道交通用铝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增长点,环保,节约,因为铝的比重是钢的1/3,而且铝也非常容易回收。
氧化铝价格还会降
《21世纪》:今年以来,氧化铝也突然出现在投资过热的行业里,今年8月初发改委等部门还一度组织人到山东调查。你认为这一轮氧化铝过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氧化铝投资过热有什么措施?
文献军:这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不久前我到外边调研了一下,也觉得增长太快,因为几乎所有的项目都知道,如果2006年赶不上的话,2007年挣不到钱了。今年的氧化铝价格一直在降,现在和年初高峰时比扫的智能扫机扫洗地机小一体机用吸地用的扫地拖地机器人了3000多元/吨,而且还会继续往下走,如果再加上环保、原料、运输等投入,利润可言了。
不过一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如果把它的挣钱希望压在一年上那是不现实的。一般固定资产投资回报需10年左右时间,好一点是5年,而现在他们都想在一年内收回成本,这只有在暴利情况下可以。对于氧化铝投资过热,我们目前主要采取严格控制增量。
《21世纪》:你认为氧化铝价格还会再降吗?如果氧化铝价格再价,对行业会有怎样的影响?
文献军:总的趋势是下降的,但是我希望它不要太突然,平稳下降好。
如果氧化铝价格再降,以吃进口矿为生的企业撑不住了,微利或亏损。氧化铝合理价格应在2500元—3000元/吨。但是每个企业能承受的成本不一样。但是我想回到原来低价150多美金/吨,也不大可能,因为现在矿、运输等成本都高了,如果到150美金/吨时代,氧化铝厂真要关门了。
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将现四大热点区域
我国油气资源储量和发展前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经济热点,记者在七届中美石油天然气工业论坛上了解到,我国新一次油气资源评价又有新增长,且未作评价的资源更多。专家分析认为,我国未来油气储量增长将主要出现在四块领域。
我国新油气资源评价又有增长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三次油气资源评价。近的一次是2004-2005年,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以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的探区为重点,对129个盆地的油气资源开展评价研究。目前,已取得的初步评价成果是石油1068亿吨,天然气52.65亿立方米。油气总资源量比1994年分别提高了14%和38%;油气可采资源量比1994年分别提高了40%和57%。(见表1)
石油资源量(亿吨) 天然气资源量(万亿立方米)
787.46
38.04
52.65
表1我国历次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此次油气资源评价显示,我国陆上石油资源为822亿吨,其中东部419.7亿吨,中西部372.38亿吨,南方25亿吨;海上石油资源246亿吨。剩余石油可采资源为150亿吨,而待发现探明石油可采资源扫的智能扫机扫洗地机小一体机用吸地用的扫地拖地机器人68亿吨,其中,东部25亿吨,西部21亿吨,中部3.4亿吨,海域19亿吨。
评价同时显示,我国陆上天然气资源为38.82万亿立方米,其中东部4.36万亿立方米,中西部31.26万亿立方米,南方3.2万亿立方米;海上52.65万亿立方米。剩余天然气可采资源为14万亿立方米,其中陆上11.4万亿立方米,包括鄂尔多斯、四川、塔里木、柴达木等;海上2.6万亿立方米,包括琼东南、莺歌海、东海等。待发现探明的天然气资源17.4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陆上中西部和海域,其次为勘探程度较高的陆上东部。中部6.78万亿立方米,占39%;西部5.14万亿立方米,占29.5%;海域2.92万亿立方米,占18.5%;东部1.8万亿立方米,占10.3%。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429个沉积盆地中,目前进行过资源评价的盆地只有150个左右。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海外投资环境研究所主任工程师陈明霜介绍,青藏高原以及南海地区的部分盆地含油条件非常优越,石油资源十分丰富。这些新区的油气资源量目前尚未包括在我国石油资源总量中。随着地质理论与技术的进步、勘探开发的深入以及勘探认识的深化,未评价的279个盆地中还将有新的突破,已评价的盆地也会有新的增长。
而在我国油气总资源量中,常规资源仅占56.45%,重油占21.44%,低渗透资源占22.41%,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沥青和油砂。本次油气资源评价把层气、油页岩和油砂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纳入考虑,对全国47个相关盆地进行评价。
评价初步结果表明,我国层气、油页岩资源丰富。层气资源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沁水、准噶尔等9个含气盆地扫的智能扫机扫洗地机小一体机用吸地用的扫地拖地机器人,油页岩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陕西等省区;油砂资源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内蒙古等省区。层气、油页岩、油砂是我国常规石油资源的重要补充,对提高我国油气资源的保障能力将起到重要作用。
油气资源储量仍有上升空间
2005年我国原油产量从2000年的1.5亿吨增到1.82亿吨,东部产量比重由2000年的72%下降到了59%,而西部和海域的产量则分别由2000年的16.6%和11%上升到了24.6%和16.4%,这表明我国“稳定东部,加快西部”以及加强海上勘探开发的油气资源发展战略取得成效。
2000年全国天然气产量为277亿立方米,经过后来的持续增长,2004年达到了415亿立方米,2005年达到了500亿立方米的新高峰。
从历史上看,我国石油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1949-1959年,探明储量呈低值增长阶段;而1959-1988年间,在1977年和1987年分别出现两个增长高峰;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探明低值储量保持高基值稳定增长,1985-2004年,平均每年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7.67亿吨。从新增可采储量的趋势看,1991-1995年,年均新增石油探明可采储量1.23亿吨;1996-2000年,年均新增1.58亿吨;2001-2005年,年均新增1.86亿吨;预计2006-2010年间年均新增1.8亿吨左右。
但是,从地理分布看,我国剩余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沙漠、黄土塬、山地、近海和深海海域等地区,作业难度较大;从地质条件上看,资源品质变差,勘探开发难度增加。据有关资料统计,2001-2005年新增储量中,隐蔽型油藏由1991年-1995年间的30%左右增至66%;低渗储层储量由45%升至65%,深层(大于3500米)和复杂碳酸盐岩油藏储量由46%升至66%。预计这种趋势将会继续加大。
天然气储量也呈现扫的智能扫机扫洗地机小一体机用吸地用的扫地拖地机器人相同的发展趋势。1949-1976年,我国天然气田发现主要来自四川盆地;1977-1988年,六大气区初见成效,除四川盆地,还有塔里木、鄂尔多斯等;19年至今,一批大气田相继发现。截至2005年底,全国累计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为3.5亿立方米,比2004年增长了25%,剩余探明可采储量2.85万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了16%。
我国天然气勘探目前正处于发现期。“十五”期间发现和探明了8个上千亿立方米储量规模的大气田,天然气探明储量正快速递增,天然气勘探处于储量快速增长的早期勘探阶段,发现大气田的几率大。1991-2003年期间新增可采储量2.06万亿立方米,年均1585亿立方米,其中1996-2003年期间新增可采储量16156亿立方米,平均年增2019亿立方米。预计2004-2020年共可新增天然气可采储量3.13亿立方米,年均新增1839亿立方米,到2020年天然气可采储量可达到5.59万亿立方米。
未来我国油气储量增长主要在四大领域
“十一五”期间,国内三大油企将努力增加油气自供能力,抓住高油价机遇,加大未动用探明储量的开采力度,提高当年新增探明可采储量的动用率,增加产能建设,确保原油产量的稳定增长和天然气的快速增长。
而我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着力加强石油勘探,继续深化东部,加快西部,发展海域,探索新区,实现原油产量的稳定增长;特别强调加大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利用力度,为上中下游一体化推进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提供条件;立足大盆地,确立主攻领域,积寻找大中型油气田,争取大幅度增加经济可采的储量;不断加大科技攻关,推动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未来油气储量增长将主要出现在以下四大领域:(各区域待发现油气资源预测见表2)
待发现石油(亿吨) 待发现天然气
(万亿立方米)
采收率(%) 可采资源量 占全国比例(%)
122.13 24.82
95.33 20.97
236.44 49.21 14.48
86.31 18.99
322.75
表2我国各区域待发现油气资源预测——东部断陷盆地是近期保持储量持续增长的领域我国东部共55个盆地,面积102万平方公里,是石油资源富集的地区,也是勘探程度高的地区,待探明油气资源量分别为122.13亿吨和1.8万亿立方米。
东部地区储量增长的主要领域是地层岩性油气藏、隐藏油气藏、外围新盆地和渤海湾滩海地区。近年来在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南部长岭等有勘探突破,其中新发现的庆深气田,探明储量超过立方米。2004年以来在南堡坳陷钻获南堡1号、2号重大发现,预测地质储量超过2.5亿吨。
——西部大盆地紧邻生烃区的大型古隆起、古斜坡是储量快速增长的领域
西部地区共25个盆地,面积158.7万平方公里,已证实10个含油气盆地,13个获得油气显示的盆地。待探明油气资源量分别为114.23亿吨和11.92万亿立方米。
中西部地区的前陆盆地冲断带、大型隆起带和大面积地层岩性油气藏是未来油气勘探的主要领域。中西部地区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和准噶尔等盆地发育一系列大型古隆起,除伊盟和渭北隆起外均发现大中型气田,显示出巨大的勘探潜力。
鄂尔多斯近年来相继发现志靖、安塞和西峰等大油田,使之成为陆上石油储量增长快的盆地,产量从2000年的550万吨上升到2004年的1500万吨。而塔里木盆地继1998年发现克拉2大气田后,又相继发现迪那、吉拉克等大气田,为新疆—上海的天然气管道提供了充足气源。而西部海相碳酸盐地层也有重大突破,四川盆地发现普光大气田,探明储量达2511亿立方米,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油田储量规模不断扩大,石油可采储量超过1亿吨。
——海域是勘探接替的领域
估计我国近海待探明油气资源量分别为86.31亿吨和2.92万亿立方米。业界认为目前我国近海石油探明程度仅29%,尚处在储量发现的高峰期,是我国油气勘探接替的重要领域。2005年我国海域获得涠州6-10-1、惠州25-4、旅大27-1油田等14个油气发现,全年新增探明储量2.88亿桶油当量;建成投产7个新油田,使我国海上生产油田达到45个。
——南方海相是未来勘探发展的领域
南方中生界、古生界海相油气勘探已经开展近40年。据以往的资源评价,南方共有石油地质资源量25亿吨。目前仅在百色、景谷、三水等盆地和海南福山凹陷发现了数个中小型油田,合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0.226亿吨,地质资源探明程度尚不足1%,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免维护长寿命阀门在广州试用
广州开发区供水管理中心近期顺利完成了科城大口径直埋式阀门更换工程,更换后阀门井盖占地面积仅为原普通阀门的九分之一,有效避免因井盖丢失带来的马路陷阱伤人事故。据悉,这种新型大口径阀门应用在国内市政供水管道,该种阀门在国外目前也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据业内人士介绍,传统的给水阀门安放在阀门井中,阀门井容易积水腐蚀阀门,阀门设计寿命一般为10年左右。
这种新式阀门不用设置阀门井,直接埋设于地下,开挖宽度仅为..6米,建好后井盖直径仅为200mm,有效避免因井盖丢失带来的马路陷阱伤人事故。另外其是一次性建设,终身免维修,实现"零"维护。该种阀门设计寿命为至少30年。
国产核级阀门配套巴基斯坦核电C2项目
在日前举办的对外援建巴基斯坦核电站C2项目合同采购订货签约仪式上,上海电气(集团)公司等国内企业成为该项目阀门产品的主要供应商。这表明目前我国的阀门产品已基本具备了满足核电领域装置配套的能力。
据此次项目的采购方中国中原对外工程公司采购部经理介绍,此次巴基斯坦核电站的C2项目中,除了技术含量较高的控制阀外,其他的主要设备均已实现国产化,其中大气释放阀、背压调节阀等核2级、核3级气动调节阀部分由上海自动化仪表七厂提供;工艺阀部分由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电动执行机构由天津百利二通机械有限公司提供、DCS与现场仪表由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其他主要设备由哈尔滨锅炉集团、武汉锅炉集团等厂提供。而在此之前的C1项目,上述大多设备都还主要靠进口。
据了解,我国控制阀产品的出口目前主要依赖中国对外承包项目,由项目带动出口,而真正自营出口或在国外通过代理或办事处直接开展出口业务的厂家还很少。而目前随着我国对外承包项目的增多,为国内控制阀厂商走出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我国地下水开采量呈逐年增长趋势
记者从9日在北京召开的34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上获悉,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大量增加,近50年来,我国地下水开采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目前全社会水资源供需矛盾仍很尖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迅速增加,20世纪50年代只有零星开采,自70年代后开采速度明显加快。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统计,上世纪70年代,我国地下水年均开采量为572亿立方米;80年代,增加到748亿立方米;到上世纪末的1999年已达1058亿立方米;近年来,这个数字一直在每年立方米以上。
相对于逐年增长的地下水开采量,我国地下水资源却十分有限。目前,我国北方地下淡水可采资源量为每年1536亿立方米,南方地下水可采资源量为每年1991亿立方米,均不到2000亿立方米。
与会专家指出,从长远考虑,我国必须节约水资源,提高地下水的利用率,防止地下水的污染,加强地下水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同时,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掌握地下水动态,提高全国地下水动态变化监测水平和预测能力。
今年前三个季度全国技术引进金额同比增长45.2%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据商务部统计,2006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共登记技术引进合同8112项,合同总金额179.5亿美元,同比增长45.2%;其中,技术费115.5亿美元,占合同总金额的.3%。技术引进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长。
2006年前三个季度,专有技术许可合同成交额55.8亿美元,同比增长57.5%,占合同总金额的31.1%。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及含有技术引进内容的合资和合作生产合同金额分别为40.5和37.2亿美元,占技术引进金额的22.5%和20.7%,分列二位和三位。
欧盟是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技术引进的大来源地。中国与欧盟签订技术引进合同1990份,合同金额75.4亿美元,同比增长32.0%,占技术引进合同总金额的42.0%。日本和列二、三位,引进金额分别为44.5和28.9亿美元,金额占比为24.8%和16.1%。
外资企业引进技术金额为86.9亿美元,同比增长49.0%,占全国技术引进总额的48.4%。国有企业技术引进总额80.4亿美元,同比增长55.4%,占全国技术引进总额的44.8%。
铁路运输业共登记技术引进合同39.8亿美元,同比增长8.5倍,占全行业技术引进合同总额的22.2%,铁路运输业仍然是中国技术引进规模大、增长快的行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技术引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该行业共引进技术1186项,合同金额34.9亿美元,同比增长123.7%,占全行业技术引进合同总额的19.5%。同期,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引进技术14.8亿美元,金额占比为8.3%。
统计局:我国GDP已居世界四但仍不是经济强国
统计局副局长徐一帆9日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位居世界四,但人均GDP位居世界10位。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虽然已是全球的一个经济大国,但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徐一帆在沈阳举行的十四届世界生产力大会上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持了年均9.6%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增长了11倍。根据统计局和世界银行数据,2005年,我国GDP达到2235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5年的约5%,仅次于、日本和德国。
据世界银行资料,2000年至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5%,仅次于,已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助推器。
徐一帆同时指出,2005年我国人均GDP仅为1703美元,仅相当于的1/25,日本的1/21和世界平均水平的1/4,大体上与刚果、乌克兰、摩洛哥相当,全球排10位。
我国经济还存在效率不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的突出问题。中国GDP约占世界5%,但消费的原、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占世界25%至40%;我国拥有自主技术的企业,仅占约万分之三,99%的企业申请,60%的企业自己的商标。
徐一帆说,为实现我国经济由大变强的转变,必须以科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努力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
“中国经济由大变强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乘势而上,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一定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中国经济的历史性跨越。”徐一帆表示。
到2010年我国将实现80亿立方米层气的利用
在有关政策出台3个月后,山西省率先宣布,“十一五”期间山西省将投资90亿元开发层气。
产业获得支持
层气俗称“瓦斯”,是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非常规天然气。尽管瓦斯对矿的生产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但另一方面,层气也是一种清洁、高效的新能源。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有世界上三大层气储量,储量预计为36.81万亿立方米,相当于450亿吨标,350亿吨标油,与陆上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相当,其中适于开发的约占总量的60%。
尽管从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开始开发利用矿井下抽放的层气,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并未取得大规模商业性生产的突破。业内专家普遍的观点是,层气产业的发展一直得到政策的有力扶持。
今年6月发改委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层气(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按照规划,到2010年我国将逐步建立层气和矿瓦斯开发利用产业体系,并实现80亿立方米层气的利用。
随后不久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层气(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发展层气产业。《意见》明确表示,对层气抽采利用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层气抽采利用设备在基准年限基础上实行加速折旧,折旧资金在企业成本中列支。对地面直接从事层气勘查开采的企业,2020年前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减免探矿权使用费和采矿权使用费。此外,利用层气发电或供气,优先并网。
山西省率先探路
看清政策导向大省山西率先“发力”。山西省政府规划,“十一五”期间将投资90亿元开发层气。
山西省工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山西全省层气已探明储量超过10万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已探明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根据规划,山西省将在沁水、河东田两个层气富集区进行集中开发。到2010年,沁水田南部开发区产气规模将达到每年30亿立方米,河东田开发区达到每年3亿立方米,寿阳-古交开发区达到每年2亿立方米。同时,为保证矿安全生产和能源综合利用,晋城、阳泉、潞安和山西焦等四大集团的井下瓦斯抽采规模要达到每年15亿立方米,抽采率和利用率分别达到60%和。
目前,山西的层气利用项目主要以发电为主。而山西晋城业集团利用亚行贷款,已经在建设一座12万千瓦层气发电厂,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规模大的层气电厂。根据规划,山西省在未来5年内,还将投资12.7亿元建设8个层气电厂,总装机容量为18.9万千瓦。
同时,山西省将以沁水田南部层气重点开发区为起点,建设阳城-翼城-临汾等省内外多条层气输气管道。
山西省省长于幼军日前在香港表示,中华气(0003.HK)计划投资1亿美元在山西进行层气液化项目,项目合作协议将于近日签订。
产业基金应运而生
山西层气的发展,还有望得到我国首只能源产业基金——山西能源产业基金的支助。
据知士透露,山西省正在积筹备一只能源产业基金,目前工作进展顺利,意向性的计划已获发改委许可,基金将主要支持山西省的层气和再生能源产业项目。
根据初步计划,基金将按照《公司法》,注册成为公司型基金,并采用定向募集方式向具有长期股权投资能力的境内外机构投资者募集。其中20%-30%的资金来自山西省省内企业,其余70%-80%的资金将来自省外国内产业集团和金融资本以及境外产业集团和金融资本。
南水北调东线重点工程进展顺利
记者从江苏省南水北调办公室获悉,截至9月底,南水北调东线重点工程——七、八级泵站刘山、解台站工程进展顺利,分别完成工程总投资69%和76%。
刘山站2005年3月开工建设,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69%,年内可望完成两台主机泵安装。
解台站工程于2004年10月开工建设以来,已完成投资1.4亿元,占总投资的76%。
为确保优质、高效地建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部门紧扣“质量、安全、廉洁、文明”4个重要环节,力争将两站建成江苏水利的精品工程、南水北调的示范工程、水利现代化的亮点工程。(完)
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发展将呈现四大热点区域
我国油气资源储量和发展前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经济热点,记者在七届中美石油天然气工业论坛上了解到,我国新一次油气资源评价又有新增长,且未作评价的资源更多。专家分析认为,我国未来油气储量增长将主要出现在四块领域。我国新油气资源评价又有增长建国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三次油气资源评价。近的一次是2004-2005年,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以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的探区为重点,对129个盆地的油气资源开展评价研究。目前,已取得的初步评价成果是石油1068亿吨,天然气52.65亿立方米。油气总资源量比1994年分别提高了14%和38%;油气可采资源量比1994年分别提高了40%和57%。(见表1)表1我国历次油气资源评价结果
年份 石油资源量(亿吨) 天然气资源量(万亿立方米)
787.46
38.04
52.65
此次油气资源评价显示,我国陆上石油资源为822亿吨,其中东部419.7亿吨,中西部372.38亿吨,南方25亿吨;海上石油资源246亿吨。剩余石油可采资源为150亿吨,而待发现探明石油可采资源为68亿吨,其中,东部25亿吨,西部21亿吨,中部3.4亿吨,海域19亿吨。评价同时显示,我国陆上天然气资源为38.82万亿立方米,其中东部4.36万亿立方米,中西部31.26万亿立方米,南方3.2万亿立方米;海上52.65万亿立方米。剩余天然气可采资源为14万亿立方米,其中陆上11.4万亿立方米,包括鄂尔多斯、四川、塔里木、柴达木等;海上2.6万亿立方米,包括琼东南、莺歌海、东海等。待发现探明的天然气资源17.4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陆上中西部和海域,其次为勘探程度较高的陆上东部。中部6.78万亿立方米,占39%;西部5.14万亿立方米,占29.5%;海域2.92万亿立方米,占18.5%;东部1.8万亿立方米,占10.3%。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429个沉积盆地中,目前进行过资源评价的盆地只有150个左右。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海外投资环境研究所主任工程师陈明霜介绍,青藏高原以及南海地区的部分盆地含油条件非常优越,石油资源十分丰富。这些新区的油气资源量目前尚未包括在我国石油资源总量中。随着地质理论与技术的进步、勘探开发的深入以及勘探认识的深化,未评价的279个盆地中还将有新的突破,已评价的盆地也会有新的增长。而在我国油气总资源量中,常规资源仅占56.45%,重油占21.44%,低渗透资源占22.41%,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沥青和油砂。本次油气资源评价把层气、油页岩和油砂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纳入考虑,对全国47个相关盆地进行评价。评价初步结果表明,我国层气、油页岩资源丰富。层气资源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沁水、准噶尔等9个含气盆地群,油页岩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陕西等省区;油砂资源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内蒙古等省区。层气、油页岩、油砂是我国常规石油资源的重要补充,对提高我国油气资源的保障能力将起到重要作用。油气资源储量仍有上升空间2005年我国原油产量从2000年的1.5亿吨增到1.82亿吨,东部产量比重由2000年的72%下降到了59%,而西部和海域的产量则分别由2000年的16.6%和11%上升到了24.6%和16.4%,这表明我国“稳定东部,加快西部”以及加强海上勘探开发的油气资源发展战略取得成效。2000年全国天然气产量为277亿立方米,经过后来的持续增长,2004年达到了415亿立方米,2005年达到了500亿立方米的新高峰。从历史上看,我国石油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1949-1959年,探明储量呈低值增长阶段;而1959-1988年间,在1977年和1987年分别出现两个增长高峰;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探明低值储量保持高基值稳定增长,1985-2004年,平均每年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7.67亿吨。从新增可采储量的趋势看,1991-1995年,年均新增石油探明可采储量1.23亿吨;1996-2000年,年均新增1.58亿吨;2001-2005年,年均新增1.86亿吨;预计2006-2010年间年均新增1.8亿吨左右。但是,从地理分布看,我国剩余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沙漠、黄土塬、山地、近海和深海海域等地区,作业难度较大;从地质条件上看,资源品质变差,勘探开发难度增加。据有关资料统计,2001-2005年新增储量中,隐蔽型油藏由1991年-1995年间的30%左右增至66%;低渗储层储量由45%升至65%,深层(大于3500米)和复杂碳酸盐岩油藏储量由46%升至66%。预计这种趋势将会继续加大。天然气储量也呈现出相同的发展趋势。1949-1976年,我国天然气田发现主要来自四川盆地;1977-1988年,六大气区初见成效,除四川盆地,还有塔里木、鄂尔多斯等;19年至今,一批大气田相继发现。截至2005年底,全国累计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为3.5亿立方米,比2004年增长了25%,剩余探明可采储量2.85万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了16%。我国天然气勘探目前正处于发现期。“十五”期间发现和探明了8个上千亿立方米储量规模的大气田,天然气探明储量正快速递增,天然气勘探处于储量快速增长的早期勘探阶段,发现大气田的几率大。1991-2003年期间新增可采储量2.06万亿立方米,年均1585亿立方米,其中1996-2003年期间新增可采储量16156亿立方米,平均年增2019亿立方米。预计2004-2020年共可新增天然气可采储量3.13亿立方米,年均新增1839亿立方米,到2020年天然气可采储量可达到5.59万亿立方米。未来我国油气储量增长主要在四大领域“十一五”期间,国内三大油企将努力增加油气自供能力,抓住高油价机遇,加大未动用探明储量的开采力度,提高当年新增探明可采储量的动用率,增加产能建设,确保原油产量的稳定增长和天然气的快速增长。而我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着力加强石油勘探,继续深化东部,加快西部,发展海域,探索新区,实现原油产量的稳定增长;特别强调加大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利用力度,为上中下游一体化推进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提供条件;立足大盆地,确立主攻领域,积寻找大中型油气田,争取大幅度增加经济可采的储量;不断加大科技攻关,推动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未来油气储量增长将主要出现在以下四大领域:(各区域待发现油气资源预测见表2)
地区 待发现石油(亿吨) 待发现天然气(万亿立方米)
资源量 采收率(%) 可采资源量 资源量 占全国比(%)
122.13 24.82
95.33 20.97
236.44 49.21 14.48
86.31 18.99
322.75
表2我国各区域待发现油气资源预测东部断陷盆地是近期保持储量持续增长的领域我国东部共55个盆地,面积102万平方公里,是石油资源富集的地区,也是勘探程度高的地区,待探明油气资源量分别为122.13亿吨和1.8万亿立方米。东部地区储量增长的主要领域是地层岩性油气藏、隐藏油气藏、外围新盆地和渤海湾滩海地区。近年来在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南部长岭等有勘探突破,其中新发现的庆深气田,探明储量超过立方米。2004年以来在南堡坳陷钻获南堡1号、2号重大发现,预测地质储量超过2.5亿吨。西部大盆地紧邻生烃区的大型古隆起、古斜坡是储量快速增长的领域西部地区共25个盆地,面积158.7万平方公里,扫的智能扫机扫洗地机小一体机用吸地用的扫地拖地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