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

 
楼主   帖子创建时间:  2022-12-12 11:44 回复:0 关注量:54

 

“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自由贸易港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


把绿水还给椰城,让“绿缎带”回归碧色。


今年以来,海口把污水治理作为“六水共治”工作的主战场,大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长堤水质净化及湿地公园项目、西崩潭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年底前还将陆续建成丁村扩容、滨江西、山内溪、美安等污水处理设施。通过各部门的攻坚克难,海口污水处理能力今年共计增加15万吨/天,今年的项目建成后将达83万吨/天,补齐海口污水处理能力现有缺口,“还清”海口历史污水处理能力的“欠账”。


上马一批高标准污水处理项目


“项目建成后,我们脚踩的这块地方就是污水完成处理后流出的地方。”10月31日,海口市滨江西污水处理厂施工单位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一航局)项目总工程师王洋兴致勃勃地介绍。随着进水井闸门打开,海口市琼山区个钱渡泵站的污水源源不断地流入污水处理池内,这标志着这座我省规模最大的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正式进入进水调试阶段。




海口市滨江西污水处理厂进行通水调试。海口市水务局供图


滨江西污水处理厂位于滨江路与新大洲大道交叉路口,水厂建筑面积为4.68万平方米,处理规模近期为7万吨/天,远期可达13万吨/天。项目建成后,将负责滨江西片区16.51平方公里、28.26万居民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解决滨江西片区生活污水排放的“难题”。


该项目投用后,生活污水将经过沉淀池、生化池等8道处理工序,历时8小时,出水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用于厂区绿化回用和河道生态补水。


污水变清流的“蝶变”背后自有文章。


王洋解释,项目突破传统工艺,采用AA0生化二沉池+高效沉淀+V型砂滤等新技术新污水处理工艺,充分利用用地空间和压缩污水处理停留时间,最大程度提高了污水的处理能力;在气体处理方面,由普通的生物除臭系统升级为“生物+活性炭除臭系统”的处理工艺,臭气监测达标后才集中排放;至于污泥,届时将采用板框压滤技术,处理成含水率小于60%的泥饼,统一外运。


治污不能只靠“一招一式”。事实上,滨江西污水处理厂只是海口“治污水”攻坚战“组合拳”的其中一“拳”。


“‘六水共治’工作启动以来,海口迅速谋划和制定‘治污水’的‘组合拳’,推动上马一批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提质增效等‘治污水’项目,同时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出水标准提高至准Ⅳ类,作为河道生态基流进行河道补水,解决我市河流水生态基流不足的问题,实现资源化利用。”海口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程守学介绍。


探索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模式


你想象中的污水处理厂,长什么样?海口新建的项目可能会给出意料之外的答案。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