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三巨头已经卷的不像样了
7月26日,港交所文件显示,理想汽车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将寻求作为具有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发行人申请双重主要上市。
虽然是国内三大造车新势力之一,但相比另外两个,理想汽车似乎要低调很多,诸多的经营指标也没有明显的优势,此次登陆港交所,又能否成为理想汽车新的起点,并在未来的竞争中完成逆袭?
1 经营数据,理不理想?
从产品上看,理想汽车只有一款六座中大型豪华电动SUV--理想ONE;销量上,2020年,理想卖出了32624辆,名列年度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第六位,占市场份额2.8%,在仅生产新能源汽车的汽车制造商中排名第三。截至2021年6月30日,理想一共交付超过63000辆理想ONE。
反观竞争对手,蔚来、小鹏都已量产两款以上的汽车产品,包括SUV和轿车,2020年蔚来的销量达到43728辆,高于理想,小鹏则是27006辆,相对低一点。但不同的是,竞争对手的都是纯电车型,而理想的增程式技术路线,多少沾了燃油车的方便性。
在财务数据上,理想仍处于亏损状态。2019-2020年,理想汽车总收入分别约为2.84亿、94.57亿元,归属普通股东的净亏损分别为32.82亿元、7.92亿元,亏损有所收窄,而毛利上已经转正。
但2021年前三个月总收入35.75亿元,归属普通股东的净亏损3.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扩大了3.67倍,原因在于研发费用和营销费用增长较快。
要布局未来,研发费用就得维持,而出于抢占市场的需要,营销费用也很难减少。换言之,两项费用短期内都有很难降下来,所以预计今年的净亏损额超过去年的可能性还很高。
何时能够实现净利润转正,不好下判断,但这也是国内新势力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套用特斯拉经历的事情,净利润实现转正的那一年,总销量是50万辆,那国内新势力的盈利道路,还遥远得很。当然,“蔚小理”和特斯拉差别还很大,强行对比并没有太多意义,只是想说明,要真正实现盈利,道路还很漫长。
不过,好在理想的月度销量还在持续增长,6月份还拿下了国内中大型SUV销量冠军,在总销量上也超越蔚来汽车,在发展趋势上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