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汽车数量突破1000万辆 产业链全线走强
商务部等17部门发布《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研究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政策到期后延期问题等,再度为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板块注入强心剂。受此利好带动,当天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再度走强,整车、零部件、锂电池、无人驾驶等全线爆发。
另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000万辆,达100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3.23%。预计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规模有机会突破550万辆,继续实现70%左右的高增长。
机构普遍共识,着眼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在众多成长赛道中,新能源产业链仍具备较高的长期配置价值。而公募头部代表嘉实基金,凭借敏锐的投资嗅觉、前瞻的产品布局和深厚的投研功底,持续深耕新能源投资领域,为实现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切实贡献力量,不断践行“服务财富成长、助力产业腾飞”这一使命。
嘉实新能源智囊团,为新能源投资加速度
“将资本投向未来有成长和有希望的产业和企业,服务于社会发展的终极理想”,这是嘉实所践行的资本向善向美好的初心。面对我国经济结构向高质量转型,嘉实基金积极发挥“主动管理”与“深度研究”的专业实力,从2003年便开始进行科技领域的研究和投资,目前已经形成对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科技、人工智能、半导体等细分领域的深度基本面研究;2008年又在内部成立专门的研究团队,深耕能源转型,专注新能源相关产业研究。
当前以低碳、可再生能源为标志的第三次能源革命正在开展,必然要求能源生产清洁化+能源使用电气化智能化,这也让新能源产业链站上时代风口。目前嘉实已实现了新能源产业链全覆盖,建立了业内最全,也是最聚焦新能源产业链的产品线,涵盖新能源上游资源品、中游发电端和下游用电端,包括主动管理型基金和被动型基金共计10只。
主动权益方面,新能源赛道领投人、嘉实基金成长风格投资总监姚志鹏领衔的嘉实智能汽车、嘉实新能源新材料、嘉实环保低碳自成立来回报率均超200%,屡获权威机构五星评级;被动投资领域,搭建了覆盖上中下游细分赛道的ETF和指基矩阵,在4月底以来的反弹中,这些基金均表现不俗。
Wind数据统计,自4月7日至7月7日,上游端“含锂度”高的嘉实中证稀有金属ETF及联接基金期间涨幅均超64%,最早聚焦稀土投资的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及其联接基金期间涨幅也超49%;中游端,最早关注光伏投资的嘉实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基金涨幅超63%;下游用电端,嘉实中证电池主题ETF期间涨幅近75%、嘉实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基金反弹期间涨幅也达65%。而横跨新能源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嘉实中证新能源ETF期间涨幅超66%。主动权益方面,嘉实环保低碳、嘉实新能源新材料和嘉实智能汽车期间涨幅也在38%-52%之间。
投资新能源赛道,GET这三点
在新能源赛道大幅反弹后,投资者又开始纠结是走还是留。在姚志鹏看来,赛道投资意味着投资者主动的进行选择,是投资者自我参与的表现。想要做好赛道投资,需要解答和弄明白三个问题:行业空间是不是见顶、行业位置在什么位置、行业的方向在哪里。
“首先,要研究清楚赛道的空间,选择空间比较大的赛道。其次,要有方位感,所选行业在什么阶段,是在周期的高点、周期的中低位、成长期的起点还是成长期的尾声,要对自己的方位感、投资期限有个认知。如果是在偏早期,投资就要立足长期。第三是赛道的方向,看这个行业是在越来越好还是在走过它的最高峰、正在逐步下滑,这样的方位感是比较重要的。”
而当前,姚志鹏指出,新能源在中期可见时间仍将维持一个快速的增长,无论发电端还是机会更大的、代表消费智能的车方向,趋势都刚刚开始。“从未来5年的维度看,新能源智能汽车有机会成为资本市场最重要的β机遇之一,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有望远超全市场最乐观的预期。”在一个大的产业趋势面前,在产业趋势没有走向尾声和终结时想战胜它比较困难,与其研究什么时候上车,还有多大空间,不如选择合适的位置上车。
回顾近些年新能源从暴涨到今年的调整,再到近期反弹,自身波动性较大。姚志鹏分析指出,新能源这类稀缺高增长资产,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波动,波动是不可避免的。波动更多是要在过程中识别机会,在过程中去主动承担一部分波动,但是对于在高增长资产中一些泡沫阶段资产的重仓持有,也会带来比较大的隐含风险,所以需要投资者对于自己所投资的资源,有更深认知,而不是盲目看到什么赛道短期弹性大,什么赛道回撤大,一定要加仓或减仓,更多要做科学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