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2025目标最快明年实现
“无论从技术革新、还是从产业布局来看,燃油车一统江湖的时代基本上结束了。”时值2021年第三季度末,这一观点早已在全球汽车产业上下达成了共识。当下,在“双碳”战略推动下,中国汽车产业亦正在加速向低碳化发展,新能源汽车发展迎来新机遇。
由中汽协所发布的最新汽车产销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81.3万辆和179.9万辆,同比增长均为1.9倍,其中,8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提升至17.8%,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更是接近20%。
在此背景下,业内普遍相信新能源汽车有望提前实现“至2025年新车销量渗透率20%”的中期发展目标。与此同时,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纯电驱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现阶段更具节能减排优势的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车型再次站上风口。
“覆盖城区常用里程的PHEV市场大有可为,到2035年之前都会很受市场欢迎,它会吃掉燃油车的市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 欧阳明高在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在近期主办的“动力多元化时代下的汽车技术创新与政策建议”研讨会上如是畅想。
但面向5-15年,甚至更久,PHEV市场规模的峰值究竟能达到多少?又将在何时出现?我国汽车产业链上下该如何应对值得深思。
新能源汽车20%渗透率有望提前到明后年实现
不可否认,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走势超乎了所有人的预期。
“有车企透露,他们8月份电动汽车销量渗透率已经超过了30%,全年预计将在15%左右。”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张永伟表示,按照这样的态势发展,我国有望提前实现2025年新能源汽车20%市场份额的中长期规划目标。
行业周知,2020年下半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2.0》、《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相继发布,从产业、国家政策层面明确提出至2025年我国新能源新车销量将占总销量20%的目标,再次坚定我国汽车电气化发展方向不动摇。
但按照中汽协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我国共计销售136.7万辆新能源汽车,占全年新车销量的5.4%。这一占比与2025年新能源汽车20%市场份额的中长期规划目标之间存在着巨大空间。
彼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便曾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大呼:“这是一个很难达到的目标”。基于此,去年底中汽协在其《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预测报告》中预测,2021年我国汽车总销量预计达2630万辆,同比增长4%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80万辆,同比增长40%左右。
可谁也不曾想到,在特斯拉、比亚迪、五菱宏光等诸多车企的超常发挥下,2021年的新能源车市发展会如此迅猛。在此背景下,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于6月8日表示,由于国内各细分市场全面走强,今年新能源乘用车预测销量调高至240万辆。
但很显然,240万辆亦非终点。
张永伟直言,目前业内普遍认为国内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达在250万-300万辆左右,明年有望达到500万辆的年销规模,在此增速下,关于新能源汽车20%市场份额的中长期规划目标将很有可能提前到2022年或是2023年实现。
PHEV渗透率的终点是3%还是40%是个问题
时至今日,已无人再来质疑汽车纯电动化这一发展趋势,PHEV的“过渡”宿命也并未因其现阶段较EV更具节能减排优势而被颠覆,只是“过渡”的力度及时长远比预期来得强烈且深远。
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2.0》(以下简称路线2.0)中针对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规划预测,至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15-25%,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将占90%以上。
若按照2025年汽车市场为2500万辆规模计算,届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5%,占625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EV)将达562.5万辆,含增程式电动车在内的插电式混动汽车(PHEV)年销或仅有62.5万辆,渗透率不足3%。即便是将2500万辆市场规模套用2035年一系列规划目标,PHEV的渗透率最高恐难突破3%,年销不及百万。
可事实真会如此吗?显然不是。
单以比亚迪来看,“自今年3月份DM-i超级混动车型上市以来,目前比亚迪已实现PHEV和EV车型销量各占50%,而且我们的产能还在提升,销量还在继续攀升。”比亚迪公司新技术研究院院长 杨冬生透露。
具体到数据,据比亚迪在港交所发布最新销量数据显示,其8月新车销量为68,531辆,同比增长86.32%。这其中,比亚迪8月PHEV车型销量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3.96%,较其今年1月PHEV销量占比12.75%提升了31.21个百分点。
基于此,比亚迪旗下秦PLUS DM-i、宋DM及唐DM三款PHEV车型跻身乘联会公布的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TOP 15榜单。而值得注意的是,该榜中另一款非纯电动车型便为理想ONE,一款让理想汽车“单枪匹马”稳居新势力排行榜前三,且支撑理想汽车勇闯美股、港股的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