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虎狗”如何破解汽车后市场的新能源难题

1月24日,汽车养护电商平台“途虎养车”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高盛、中金公司、美银证券、瑞银集团。
途虎养车作为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新物种平台,近年来前后进行了16轮融资,与频繁的融资速度一通进行的是其门店规模的扩张。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显示,以2020年的收入和截至2020年12月31日运营的汽车服务门店数量计算,途虎养车是中国最大的独立汽车服务平台。
但与强大的吸金能力和疯狂的扩张速度背道而驰的,是途虎养车连年亏损的营业数据,当下的途虎养车看起来仍处于烧钱换规模的阶段,此番谋求上市或许和经营现金流压力有关。
自身模式探索尚不清晰的情况下,途虎养车的外部环境也不容乐观,互联网血统出身的阿里系“天猫养车”与京东系的“京东京车汇”,在庞大的资金流支持下也已成长为汽车后市场不容忽视的庞然大物,一些行业内人士也将三家的竞争戏称为“猫虎狗”大战。
除行业内竞争愈发激烈外,如今汽车后市场在新能源汽车存量逐渐增加的冲击下,汽车后市场的业务模式也正面临着转型或是下行的危机之中。
面对复杂的市场内外部环境,“猫虎狗”又该如何应对?
水土不服的互联网打法
用补贴换取市场和用户是互联网企业的惯用打法,这种扩张方式的优点是快速有效,但成本高风险大的缺点也很明显,因为最终能否盈利是个未知数。
途虎养车切入汽车后市场的扩张策略也正是这种方式,这也是途虎为何频频融资却依然选择上市的原因,途虎养车虽然烧钱换来了一定的市场规模,但当下还没有“造血”的能力,这与途虎养车主要业务的毛利率较低有关。
帮助途虎养车在汽车后市场打开局面的是轮胎更换业务,相较于在传统4S店或小汽修站更换轮胎,在途虎更换轮胎的价格低于4S店,产品质量又比在小汽修站更有保障,优异的性价比吸引了大批车主选择在途虎养车换胎,途虎养车前期的用户口碑与市场规模便是来自于此。
途虎选择从换胎业务切入后市场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汽车轮胎配件市场的混乱,在4S店更换价格较高,因为轮胎本身价格就比较贵再加上4S店的工时费也比较高,这就导致4S店换胎虽然质量有保障但性价比过低。
而路边小店换胎价格虽然便宜,但产品质量鱼龙混杂没有保障,有很多消费者虽然明知路边店的价格特别便宜不正常,但还是义无反顾的“踩雷”。
路边店的低价轮胎来源复杂,一是轮胎属于库存胎,生产时间已经很久了,轮胎的主要材料是橡胶,长时间存放会不可避免的产生老化,虽然是新胎但质量无法保障。
二是轮胎用料较差,甚至是翻新胎,曾有新闻曝光地下废旧翻新轮胎作坊,用废品价回收废旧轮胎,经过修补、打磨、刻纹、刷油的手段翻新后以高价卖出牟取暴利。
而轮胎只是汽车配件中的一项,这种混乱的现象充斥整个汽车配件市场。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车主的选择渠道有限,对汽车后市场的信任缺失,信息不对等的矛盾激化下,汽车后市场成为典型的柠檬市场,劣币驱逐良币形成恶性循环。
途虎的换胎服务流程大概是“用户网上选择型号并下单→选择附近线下门店预约安装→厂家发货到门店→用户到店安装”,而途虎轮胎便宜的原因是与众多大牌轮胎制造商达成合作,制造商直接向途虎供货,通过省去中间各个环节的分销来降低成本,本质上玩的其实是供应链。
货源质量有保障,再加上背靠知名资本,通过发放补贴的方式吸引用户体验,从而积累口碑和市场,途虎养车的规模扩张速度可见一斑。
但换胎业务的本质是卖货而非服务,卖货的收益显然是没有卖服赚钱的,并且卖出的轮胎也需要安装,这就增加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虽然汽车保养维修都有工时费,但这部分的收入似乎并未能给途虎带来可观的营业收入。
途虎养车招股书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途虎养车的毛利中,轮胎及底盘零部件贡献了3.16亿元,而汽车保养则带来了7.19亿元。
虽然汽车保养业务带来的毛利明显高于轮胎及底盘零部件,但同期轮胎和底盘零部件却是途虎养车最大的收入来源,占比超过43%,而汽车保养的收入占比仅为32.7%。
也就是说途虎当下主打的换胎业务,虽然创造了亮眼的营收成绩,但营收占比更低的汽车保养业务却创造了更多毛利,相较于“卖货”还是“卖服务”更赚钱。
但汽车保养服务质量的核心在于人工,而通过人工来实现的服务质量通常与规模大小呈反比关系,因为规模往往要从标准出发,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是难以快速实现标准化的,要通过长期的培训和经验积累才能实现。
汽车后市场是一个车主与商家之间缺乏信任、规模与标准难以协调的行业,只是烧钱换不来品牌,长期耕耘培育才是正途。
左手供应链,右手新能源
汽车后市场两大难题,前面已经提到了技术服务质量,也就是员工水平的标准化难题,除此之外汽车配件供应问题也难以实现标准化。
由于汽车品牌林立型号众多,相同品牌的型号也有着不同款式,繁杂的汽车型号衍生出了海量配件,一些常规车型配件或通用配件还比较好寻找,但一些小众车型送到修理厂时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师傅水平不够才修不好,而是找不到新的配件才无法修理。
4S店只服务于单一品牌,而小散维修店虽然服务各种品牌,但缺乏配件供给实力,一些地方性的汽修品牌背后,必然有着汽配供应链实力支撑,一家汽修店的供应链实力影响着品牌规模的大小,如果想在汽车后市场打造连锁品牌,完善配件供应链可以说是前置条件。
从途虎养车到后来的天猫养车和京东京车汇,它们涉足汽车后市场解决的第一个问题都是供应链。
途虎养车进入市场初,就与轮胎品牌德国马牌、邓禄普、固特异、普利司通已是合作关系,后续发展中不断扩大合作品牌数量,相继与润滑油机油品牌美孚、壳牌,零部件供应品牌博世达成合作,从品牌方直接拿货,配件质量有了保证,同时布局建立重点城市仓储,以实现快速配送,在全国20多个城市建立了超过30个仓储物流中心,自配覆盖城市达到5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