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为何燃烧不止?
只是这次,新能源汽车们“火”的不是销量,而是火烧了自己。3月28日,一辆小鹏G3在深圳龙华区一小区发生自燃,整车烧到只剩骨架;4月5日,一辆爱驰U5在成都锦江区一充电站自燃,又引发广泛关注。
短短一周内,两个不同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先后发生自燃事故,再度让市场审视起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
过去一年里,新能源汽车的自燃新闻也并不鲜见,可与之对应的,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新高,比亚迪率先高调宣布停产燃油车,多家车企推出停产燃油车时间表。
这无疑预示着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国内汽车市场的未来。未来越来越近,但不间断“燃烧”的新能源汽车们,似乎还没有准备好?
本文将通过以下问题,探讨解读新能源汽车频繁的起火现象,试图找到新能源汽车未来“止燃”的答案:
1.新能源汽车的起火事故有多频繁,覆盖了多少品牌?
2.起火成百上千次,什么才是新能源汽车燃烧的最主要原因?
3.新能源未来将至,车企要怎样在高速发展中找到安全之道?
01新能源车企,逃不掉的燃烧
新能源汽车起火有多频繁?如果以新闻报道为标准,过去两年里,被报道的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一共有86次,平均约一周一次。
但见诸报端的起火事故,只是新能源汽车们“燃烧”的一部分。根据国家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在今年4月3日给出的最新数据,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火灾共有640起,同比上升32%,相当于平均每天就有7辆新能源汽车在“燃烧”。
除了惊人的起火事故数量,在品牌上,新能源汽车的燃烧也呈现出“雨露均沾”的态势。无论是国际大厂特斯拉,国内大厂比亚迪,“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还是广汽、北汽等传统车厂,无一能逃过燃烧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