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废水处理工艺
一 设计说明
整套系统在调试正常后可达到自动运行的能力,提供故障及异常的报警及自监 测功能。整套系统主要分成物化沉淀系统、生化系统等。具体细节需要在技术交流 后进行确定。 从集水箱进口法兰开始,到出水罐出口为止,界线内的所有工艺设备和连接管 道、阀门、管件,包括预处理系统、过滤系统及其附属加药装置、冲洗装置、化学 清洗装置及附属系统同主系统间连接管路、阀门和配件等,以及工艺设备的仪表和 控制系统、电气系统。
二 含氟废水
对于高浓度含氟工业废水,一般采用石灰沉淀法,利用石灰中的钙离子与氟离子生成 CaF2 沉淀而除去氟离子。 石灰投加的方式可采用投加石灰乳或投加石灰粉, 一般情况下,投加石灰粉适合在酸性较强的场合,投加石灰乳多在 pH 相对较高的场 合。
三 有机废水
有机废水里面有较高浓度的总磷,需要通过前期物化进行预处理,同样采用石灰乳加药的方式,与废水里面的磷生成磷酸钙沉淀,从而降低进入生化系统的总磷 指标
四 生化系统
城市污水主要的污染物包括:悬浮物 SS,有机污染物 CODcr、BOD5,无机营养 盐 N、P,还有色度等。 SS 的去除 污水中的 SS 去除主要靠沉淀作用以及一体化设备末端 MBR 膜的过滤作用,污水 处理厂中悬浮物的浓度不仅仅只涉及到出水的 SS 指标,而且出水的 BOD5、CODcr、 N、P 等指标也与其有关,这是因为组成污水中悬浮物的主要是活性污泥絮体,其本身有机成分就很高,较高的悬浮物含量会使得出水中 BOD5、CODcr、N、P 等均增加, 所以控制污水处理厂出水的 SS 指标是最基本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废水处理常见工艺流程图
为了尽量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需在工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常用的方法包括 采用适当的污泥负荷以保持活性污泥的凝聚及沉降性能。在传统生化池的末端,我 司新增了 MBR 膜组件,过滤膜组件的微过滤作用,完全能够使出水 SS 指标达到设计。
BOD5 的去除 污水中的 BOD5 的去除主要是靠微生物吸附与代谢作用,然后对吸附代谢物进行 泥水分离来完成的。 在活性污泥与污水接触初期,会出现很高的 BOD5 去除率,这是由于污水中有机 颗粒和胶体被吸附在微生物表面,从而被去除所致。但是这种吸附作用仅对污水中 悬浮物和胶体起作用,对溶解性有机物不起作用。对于溶解性有机物需要靠微生物 的代谢来完成,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将污水中一部分有机物进行 分解代谢以便获得细胞合成所需的能量,其最终产物是 CO2 和 H2O 等稳定物质。
在这种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的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如低分子有机酸等)直接进入 细胞内部被利用,而非溶解性有机物则首先被吸附在微生物表面,然后被酶水解后 进入细胞内被利用,由此可见,微生物的好氧代谢作用对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和 非溶解性有机物都起作用,并且代谢产物均为无害的稳定物质,因此可以使处理后 污水中的残余 BOD5 浓度很低。
国内外统计资料显示,当污泥负荷为 0.3kgBOD5/kgMLSS.d 以下时,就可以使出水 BOD5 指标小于 20mg/L。 COD 的去除 污水中的 COD 去除的原理与 BOD 基本相同,即 COD 的去除率取决于原污水的可 生化性,它与城市污水的组成有关。对于那些主要以医疗废水及其成分与医疗废水 相近的工业废水组成的污水,这些城市污水的 BOD5/COD 比值往往接近 0.5,甚至大 于 0.5,其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好,出水中 COD 值可控制在较低的水平;而成分主要 以工业废水为主的城市污水,其 BOD5/COD 比值较小,其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差,处理 后污水中残存的 COD 会较高。对于这种情况,所选择的处理工艺是要在前端设置水 解酸化段,即可提高 BOD5/COD 的比值,也就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由此可见,在 一般情况下,通过采用一定的工程措施,污水处理厂 COD 达标是有保障的。 N、P 的去除 污水除磷脱氮的方法通常包括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国外从 100 年代开始 曾系统地进行了除磷脱氮的物化处理方法的研究,结果认为物化法存在药耗量大、 污泥多、运行费用高等缺点,因此,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般不推荐采用。70 年代以来, 国外开始研究并逐步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除磷脱氮。我国从 80 年代初开始研究生物除磷脱氮技术,80 年代后期逐步用于生产实践。目前采用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为“厌 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等。
文章写得不全,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转发,有想了解更多的朋友欢迎后台私信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