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等关键领域,推出了一批含金量足、扶持力度大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山东省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二批)》,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第二批政策清单中,包含大量减税降费政策,这些政策主要聚焦哪些领域?
袁培全:今年,国家着眼宏观经济形势,推出了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规模更大、力度空前。我省积极落实国家减税降费决策部署,创新出台地方减负举措,形成了一揽子的减税降费措施,预计全年减税降费约1700亿元。这次把今年绝大多数重要、核心的减税降费政策全部纳入了第二批政策清单中,共包含11项政策,其中6项为国家统一的“规定动作”,5项为我省出台的“自选动作”。这些政策协同度高、靶向性强,既有减税,又有降费,还有一次性退税;既有制度性安排,又有阶段性措施,还有临时性举措,通过打好政策“组合拳”,全力助企纾困、支持发展。政策主要聚焦四个方面。
一是聚焦高质量发展,实施更大力度留抵退税。留抵退税是今年退税减税的“重头戏”,预计全省新增退税900亿元以上,重点支持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6个行业,将彻底解决这些企业若干年以来形成的存量留抵税额,同时,从4月1日起,这些企业的增量留抵税额可以按月全额退还。退还留抵税额相当于直接为企业提供了现金流支持,对鼓励企业扩大投资,加快技术改造,实现高质量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二是聚焦保市场主体,实施税费精准减免。当前,受疫情等影响,小微企业以及部分行业经营较为困难,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政策再加码,小规模纳税人减按50%征收“六税两费”政策适用范围扩展到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更多企业享受到政策优惠。为支持服务业等部分困难行业渡过难关,延续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暂停铁路、航空运输企业预交增值税,免征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增值税,停止征收小型水库移民扶助基金。为促进创业就业,对重点群体和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创业就业,按照国家规定的最高上浮标准执行税收扣减政策,最大程度释放政策红利。
三是聚焦科技创新,实施更优惠支持政策。放宽中小微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执行条件,相关企业新购置的单位价值500万元以上的设备器具,可选择适用更为宽松的税前扣除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延续减半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通过税收减免,为企业研发创新添动力、增活力。
四是聚焦疫情防控,实施针对性配套措施。为支持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延续执行参加疫情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相关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政策。同时,下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新冠病毒核算检测费,单人单检由2020年的60元/人次降至28元/人次;多人混检由2021年的30元/人次降至6元/人次,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会同相关部门,抓落实、优服务、提质效、强督导,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政策落地生效,为全省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加油助力。
中国商报记者:
请问聚焦稳住外贸基本盘,在第二批政策清单中提出了哪些政策?
崔洪光:年初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外贸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为稳住外贸基本盘,省商务厅牵头出台外贸固稳提质行动方案,实施跨周期调节,全力推动外贸实现“开门稳”,1-2月全省进出口4475.5亿元,增长14.5%,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此次省里出台的第二批政策清单中,聚焦进口企业融资难、汇率风险大的问题,发挥“政银保担企”五方合力,谋划推出了“齐鲁进口贷”和“汇率避险担保试点”两条政策措施。
一是聚焦融资难推出“齐鲁进口贷”。目前,中小微进口企业规模小、资产轻,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对此,我们借鉴“鲁贸贷”,专门针对进口企业,创新推出“齐鲁进口贷”业务,首次将进口贸易纳入政府性融资担保支持范围。该政策利用现行政府性融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为符合条件的资源能源性商品、机电高技术装备进口企业,农产品等重要民生消费品进口企业提供担保和再担保,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提供优惠利率。同时,对落实“齐鲁进口贷”政策突出的金融机构,优先给予再贷款再贴现支持,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齐鲁进口贷”政策含金量。经测算,这项政策的推出,将惠及全省96%的进口企业,降低了中小微进口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融资难度。
二是聚焦汇率变化推出“汇率避险担保试点”。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已成常态,外贸企业承受汇兑风险,特别是中小微外贸企业因风险管理能力较弱而承受的损失更大。许多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外贸企业缺乏汇率风险中性意识,汇率避险“不愿做”“不会做”“不能做”问题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创新推出汇率避险增信服务,通过建立“政府+银行+担保”的运作模式,鼓励融资担保机构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汇率避险提供担保服务,银行机构免除中小微外贸企业汇率避险保证金,担保费由财政给予补助。通过实行这一政策,将有效提高我省中小微外贸企业汇率风险中性意识,提升应对汇率波动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制定出台实施细则,确保这两条政策可操作、好落地,同时进一步加大宣介力度,推动政策进基层、进企业,让好政策真正发挥好效用。
大众日报记者:
围绕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新能源发展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本次发布的政策清单中,就进一步加快新能源发展提出了哪些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