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到六亲不认,新能源的泡沫挤完了吗?
近期股市暴跌,恐慌情绪流窜,某些股票跌到无法理解的低位。动力电池作为过去两年炙手可热的板块,在流动性收紧、出货量信心不足、成本高位上涨等基本面压力之下也跌跌不休。
长期看好新能源是长桥海豚君不变的观点,那么在当前市场一片恐慌的情况下,是不是到了巴菲特所说的“别人恐慌我贪婪”的阶段呢?曾经高筑刚性信仰的动力电池板块是否具备性价比了呢?
本篇,长桥海豚君主要通过横向对比的角度,来讨论几个上市动力电池公司的估值问题,看看现在的动力电池是否回调到了具备配置价值的位置,同时比较一下谁在估值上相对便宜?
本次分析涉及的个股包括宁德时代、LG化学、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孚能科技、欣旺达、鹏辉能源。由于比亚迪整车和电池业务混在一起,数据不方便拆分,中创新航处于pre-ipo阶段,尚未有市值定价,因此不在此次分析比较的范围之内。
先上结论:
动力电池板块的极速回调出了宏观环境需要背锅之外,前期涨幅过大也是核心原因,即使近期回调幅度普遍在30%以上,但长桥海豚君认为依旧没有到便宜的程度。
横向对比,二三线电池厂在基本面上无法与宁德时代抗衡,在这样巨大的差距下,宁德时代享受的估值溢价并不算很多,依旧是板块的首选(中创新航pre-ipo阶段,后续覆盖)。车企逃离宁德时代的喧嚣声中,二三线电池厂抢占宁德时代市场份额的逻辑已经在二三线电池厂的估值中有所体现。
就当前动荡的市场环境,宁德时代在估值高位募集到了充裕的现金,2021年狂赚140多亿,是几个主机厂的利润之和,2022年在原材料涨价危及到电池出货的情况下,宁德时代即便难以独善其身,也可以凭借强大的产业链话语权获得更好的抗性。相比之下,二三线电池厂还处于盈亏平衡、输血相对困难的阶段,在严厉的行业考验下,脆弱性和不确定性会凸显,宁德明显更稳。
以下为正文,主要对比几个动力电池公司的业务结构、市场份额、客户、财务、相对估值:
一 业务结构:宁德时代、LG新能源、国轩高科、孚能科技聚焦动力电池
各家公司业务纯粹性不同,其中宁德时代、LG化学、国轩高科、孚能科技以动力电池为主,但孚能科技的业务体量还很小。剩下三家基本都是消费电池起家,从消费电池领域切入动力电池领域,而动力电池业务尚未培育长大,其中亿纬锂能是消费电池和动力电池各占据半壁江山,欣旺达的动力电池业务占比仅1%,主要以消费电池以及一些智能结构件为主,鹏辉能源的动力电池业务占比也不高,消费电池是第一大业务,储能业务是第二大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