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阜新天合环保建筑材料厂孟祥林劳模创新工作室
在阜新天合环保建筑材料厂半成品制坯车间里,孟祥林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几位技术骨干正在一片机器轰鸣声中确认上料皮带和天车的运行情况。
“一项技术上的小革新,就能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大问题,为企业创造出大效益。”创新工作室领创人、省劳动模范孟祥林告诉记者,之前车间一直采用铲车上料的方式,既耗油又磨损车辆。经过创新工作室的技术改造,增加两条细料上料专用皮带和天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节省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维修成本。
对于一家环保企业来说,“技术创新”是发展的命脉。阜新天合环保建筑材料厂成立于2006年,建厂初期,孟祥林就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产品研发,经过无数次实验,煤矸石高掺粉煤灰生产烧结砖技术和产品问世。经省建材检测中心检验,确认产品完全合格,并获得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6年,企业成立了以孟祥林为领创人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以劳模精神为引领,大力推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并鼓励跨部门岗位间上岗考核、交流学习,不断引进优秀青年技工,促进多能工培养,深化“名师带高徒”工作。同时,创新工作室还承担起企业建设工程的施工技术攻关、技术指导工作,积极创新生产工艺,提炼总结设备最佳操作方法,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自劳模创新工作室建立以来,天合环保建筑材料厂从设备、设施、场地、材料、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提供大量的支持。几年的发展,工作室本着“劳模为领衔、骨干为中坚、组织为基础”的原则,培养出一支老中青结合的技术型团队,7名成员均为厂里各岗位的技术骨干,成员各有所长、优势互补、团结协作,成为企业技术攻关的创新队伍,源源不断地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激发新活力。
在创新工作室成员们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改造5号、6号隧道窑烘干洞长度,通过增加红砖烘干的时间,继而提高红砖质量和生产效率;改造5号、6号隧道窑窑头回车道长度,保证了车道内窑车正常循环使用,提高生产效率;在窑车底部增加限位装置,控制窑车摆动,解决了码坯机装砖坯过程中,因窑车来回摆动造成的码坯不准、砖坯倒塌的问题;对半成品车间的传输皮带进行改进,通过加装变频器控制皮带的转速,减少了机械及皮带的磨损时间和电滚筒使用周期,有效节约用电30%以上......7项创新成果已经全部应用于实际生产当中,每年可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约30万元。
从技术攻关中走来,在改进创新中前进。随着企业生产规模逐步扩大,产业链条的持续延伸,天合环保建筑材料厂创造了“制坯不用土、烧砖不用煤、造纸不排水、发电靠余热”的煤矸石高效利用模式,真正走上绿色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这些成果的背后都离不开劳模工作室成员的付出与汗水。
创新创效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劳动模范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2021年11月,孟祥林劳模创新工作室获评省级劳模工作室。立足新起点,孟祥林劳模工作室将继续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力将工作室打造成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的生力军,发挥作用、展示才能的舞台,培养更多先进人才的沃土,进一步带动更多的员工投身于科技创新工作中,不断培育创新成果,永葆创新激情,为企业提质增效攻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