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保持发展动能,掌门人都支了哪些实招?
今年,新能源车、智能网联再次成为“热词”,在节能环保发展的主流趋势下,新能源汽车毫无争议地成为汽车行业争抢的新赛道。市场基础较好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如何在占据先发优势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发展动能?又如何在渗透率进一步提升的背景下加速完善补能基础设施?中国新能源汽车怎样才能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新一轮的战略调整正在酝酿之中。
“新四化”浪潮下,产业格局加速重构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全球第一,出口42.60万辆,同比增长291.4%。今年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45.2万辆和4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倍和1.4倍,出口同比增长5.4倍。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新能源车已经成为市场趋势。对于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包容度也更高了。
但有一说一,新能源汽车虽然已经实现了一个阶段性的突破,但仍然存在充电慢充电难、安全技术突破瓶颈等问题,加之去年原材料成本上升、零部件供应紧张、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等因素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实现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可以说任重道远。
不仅如此,“新四化”的浪潮早已席卷了整个汽车产业。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1月乘用车新四化指数为64.3。其中电动化指数为17.0;智能化指数为31.6;网联化指数为48.6。随着我国智能汽车的高速发展,智能驾驶汽车上路等方面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痛点。
现阶段智能驾驶相关法律法规仍存在较大空白,智能驾驶汽车上路缺乏法律依据,智能驾驶汽车交通事故的责任主体也与传统汽车有别。此外,智能网联汽车带来的大量数据采集处理和应用,更涉及到行业内数据壁垒以及数据安全的平衡问题。解决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瓶颈难题,已成为推动汽车“新四化”发展的主要内驱力。
补贴退坡后,完善新能源汽车激励政策
今年1月起,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30%,公共领域退坡20%,补贴将于今年12月31日终止。换言之,今年12月31日之后上牌的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
今年,受到新能源补贴退坡等因素的影响,特斯拉、蔚来、大众等超过10家新能源汽车纷纷宣布涨价,新能源汽车领域出现了“普涨”现象。由此可知,倘若补贴政策完全退出,明年估计会掀起更猛烈的涨价潮。购车补贴的终止或多或少都会影响消费者的购车热情。
不可否认的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已到了“关键期”,今年1月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明显提升,达到16.6%,新能源汽车不仅成为消费者乐于接受的新选择,更加速成为中国发展的新动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正在从单一的“政策驱动”切换到“政策+市场”双驱动模式,如何保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动能?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建议,继续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一是,延缓“国补”一至两年、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二是,建议国家层面在新时期考虑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政策进行战略方向调整,以达到“提振消费、鼓励建设”的目的;三是尽快完善其他激励政策,以确保新能源汽车补贴完全停止后市场有效、持续发展。
2月28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工信部将抓紧研究新能源车购置税优惠延续支持政策,做好与补贴退坡的有效衔接,稳定市场预期。此外,国家也将完善其他激励政策,实现新能源汽车最小化依赖补贴政策。
与传统的充电桩补能方式相比,车电分离的换电模式具有高效补能和降成本两大优势,能进一步降低电动车购置价,这也对持续刺激需求有重要作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则表示:“目前,充电和换电已成为电动汽车的主要补能方式,但与充电桩的建设速度相比,换电站的布局还有所滞后。” 截至2021年底,全国的换电站数量仅为1192座。李书福建议,将换电模式在重卡和出租车、网约车领域推广,可以提升运营效率,经济效益更加明显。
智能车时代已来,构建数据安全标准体系
智能网联的快速发展,令行业“新四化”的深入转型也有了明确方向。据国家发改委估算,2025年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将达82%,2030年将达到95%,智能汽车保有量将达3800万辆,同时智能化程度逐步提升。
如今,辅助驾驶系统的乘用车新车搭载率已经提升至20%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新车搭载率超过30%,预计到2025年智慧出行将成为可能。
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指出,要在法律法规上实现突破,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落地。曾庆洪也建议,针对最紧迫的定义和责任划分问题,增加并明确“机器驾驶人”的定义,明确智能汽车交通事故的责任主任,同时,汽车保险也要与时俱进。
与此同时,智能网联汽车带来的大量数据采集处理与应用,还涉及到行业内数据壁垒以及数据安全的平衡问题。360创始人周鸿祎则透露,车联网作为数字化新场景,面临安全挑战,云端漏洞和车端漏洞有遭到远程批量控制和近距离非接触式控制的风险。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也建议,通过政府引导、法规保障、标准统一,加速行业合作,打破数据壁垒。同时,合理放宽汽车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要求,建立可信汽车数据流通渠道,在满足数据安全要求的同时,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3月7日,工信部提出到2023年底,初步构建起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重点研究基础共性、终端与设施网络安全、网联通信安全、数据安全、应用服务安全、安全保障与支撑等标准,完成50项以上急需标准的研制。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支撑车联网产业安全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