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会被强制报废吗?——环保条例与工程机械设备的命运
一、环保政策过程和悬念
几年前,笔者曾经在《 环保,利空还是利好?--工程机械市场面对的选择和代价》一文中对此有过相关讨论。近几年以来,整个工程机械行业都注视着国家最新环保的具体政策出台。
1.倒计时还有一年
我国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发布过程:
国一标准:200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国二标准:2009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国三标准:2016年4月1日开始实施
国四标准:2022年12月1日开始实施
根据生态环境部2020年12月28日正式批准发布的《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自2022年12月1日起,所有生产、进口和销售的560 kW以下(含560 kW)非道路移动机械及其装用的柴油机应符合本标准要求。本标准规定了第四阶段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及其装用的柴油机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 包括挖掘机械、铲土运输机械、起重机械、叉车、压实机械、路面施工与养护机械、混凝土机械、掘进机械、桩工机械、高空作业机械、凿岩机械等。
2.确定要发生的环保条例执行(增量市场)
从以上最新的环保条例要求:2022年12月1日号开始,不能“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四标准设备和机器是确定的,一年以后,该政策对所有工程机械的制造厂家(大象)的产品环保标准有直接限定,改变了增量市场产品的性质。毫无疑问,不论是大象或小象都会以此标准制造生产,不会有任何异议发生。
3.多年来的焦虑和悬念(存量市场)
多年来,参照世界各国汽车环保强制报废的“惯性思维”,行业各类大象(厂家)们为促销放出的各类“紧张空气”,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逐步落实,从长远看,对工程机械现今存量市场环保政策的执行也是迟早的事。但是,对当下大约一千种多系列、几千种类型、上万个型号、近一千多万台套存量设备(涉及数万亿人民币的存量设备)的具体环保条例至今还是不确定性的,这是一个巨大的悬念。
工程机械行业内,无论海内外各类大象到兔子蚂蚁狼(产业链中各层次角色,详见笔者系列文章)相关利益的得失,还是二级市场工程机械板块股票的赌博,尤其是设备最终所有者(终端消费者)的“焦虑”, 由于涉及相关政府部门政策条例具体执行方式的不确定性,构成了工程机械行业的一个最敏感性话题。
二、工程机械设备存量市场的大概情况
两年多前,笔者在《工程机械市场最基础需求:碎片化购买力--工程机械最末端客户的经济行为分析》,一文,对工程机械设备存量市场的大概情况,已有基本的讨论,此处不再多议。可以大概总结如下几点:
1.工程机械行业几十年快速发展的历史痕迹
与世界发展中国家一样,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初期,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大象小象,对产品的选择都是以市场需求和商业竞争力为先, 环保标准并不是首要指标。而且,国家政府相关环保的立法也比较晚。
同样,各类外资大象从海外引进的上千种各类产品,包括在中国投资生产的各类产品,也都不是以环保要求为先,更不可能把发达国家中技术最先进、环保标准最高的产品在中国投资生产,包括曾经大量进口发达国家环保标准落后的二手设备(日本产品为主),这都是以中国当时的市场需求为准则的,都是当时供求双方的需要和市场的选择。
但是,如此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过程,造就了当下存量市场有大量的低环保标准,或者是环保标准落后的各种各样的工程机械设备,遗留下了巨大的环保治理包袱。尽管,这些设备曾经为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为中国基建狂魔的形成,立下了汗马功劳。
2.存量设备大概的规模
按照上述环保条例分类,在发动机功率560 kW以下(含560 kW)的工程机械设备,几乎覆盖了现有存量的绝大多数各类工程机械产品。如果以当时的采购价,几千种类型的近一千多万台套设备是数万亿以上人民币的规模。
以工程机械最大的存量设备挖掘机为例:官方数据约为200万台套,民间数据为约250万台套,其中涉及环保不达标的设备,每一种类型设备具体究竟有多少,没有见到过详细统计数据,都是不同角度的估计值。究竟有多少环保不达标设备可能需要报废,笔者认为当下也只能是大概百分比的估计值(见后示图)。
3.存量市场设备所有者的特点
近一千多万台套设备,数万亿以上人民币的规模,相关所有权从业者约1500万以上。中型以上企业所有权的不足30%,碎片化所有权约70%以上,其中约 90%为兔子蚂蚁类的财产。最大数量设备的挖掘机和装载机及土石方类设备,95%以上的设备产权所有者是兔子蚂蚁(详见笔者《 环保,利空还是利好?--工程机械市场面对的选择和代价》, 《工程机械市场最基础需求:碎片化购买力--工程机械最末端客户的经济行为分析》两文)。
三、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大象们的空前绝后的盛宴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市场,工程机械的存量设备中,不论国三或国四标准以下的存量设备“如何报废”,都是各种类型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台套设备的 “休克”、“消失”、“突然死亡”,或者是以各种各样的中国环保监管方式退出施工市场,其最终结果导向都会产生巨额数量的市场增量需求。不论是以中国市场本身的需求,或是中国基建狂魔的需要,还是为一带一路的服务需求,在如此背景下,行业内百年有史以来,在中国市场会出现一个空前绝后的巨额市场需求。这个特殊性,将对冲或根本改变整个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周期性的规律(详见笔者《中国工程机械的繁荣盛世还能持续多久?》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