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1项黑科技亮相,中国制造30万吨巨轮,向前航行全靠风力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海上的航运市场有所好转,如今中国造船厂手握大量订单,开始赶超造船大国韩国和日本,有这样的成就也是因为,国内造船业与时俱进,不断创造新的技术,在此前国内又1项黑科技的亮相,就直接引发了国际舆论的关注,一艘中国制造的30万吨巨轮,向前航行可全靠风力,这就是已经交付的凯力号超大型原油船,圈个有用:凯力号是中国研发的,全球首艘装备风帆的大型油轮。
这艘油轮存在多项技术创新,可以为船东做到节省能源消耗,从而达成创造运输利润的目的,其实古人对于风能的利用,曾经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大航海时代漂浮在世界各处海域的船舶,都是采用风力驱动前行,郑和七下西洋,船队也是依靠风帆进行前进,即使到了现在,依然能够看到一些采用风帆的游艇,训练船在近海航行,通关过可以旋转的翼面帆,使得风能被很好地利用,大大降低了对燃料的使用需求。
凯力号油轮,采用了702研究所设计的两个翼面帆,作为排水量30万吨的超大型海上船舶,以往都是通过燃料驱动,为这种船设计风帆进行驱动,根本没有可以参考的对象,各国技术都是一片空白,所以这种大型船舶采用风帆驱动的思路是国内首创,702研究所通过对大船船型试验池和低速风洞的长期,大规模系统试验,得出了风帆对于大型船舶依然有用,因此创新性的发明了U型风帆,同时开发了风能预报系统。
在凯力号航行过程中,根据风能预报可以及时调整风帆的角度,最大程度利用风能,使得对船舶的航行、推进、运动进行一定的控制,传统的风帆推动前进,船舶的航行速度能有多快,主要取决于对风能的利用效率有多大,一般来说风帆的尺寸越大,产生的驱动效果就越明显,凯力号的两个风帆高度是39.6米,宽度是14.8米,旋转底座的直径是5.3米,可以产生一定的风能助推作用,但不足以完全利用风能推进。
想要让一艘超大型船舶,完全依靠风能推动是不现实的,但是通过风能起到助推作用,节省一定量的燃料则是可以实现的,海运行业因为不断壮大,所以竞争力度越来越明显,竞争激烈就会导致行业利润持续下滑,一艘船舶的运输成本,除了支付船员工资和码头的停靠费用,还需要支付高昂的燃料成本,一趟往返于亚洲和欧洲的航运航线,将需要上百万的石化燃料,但是依靠风帆助力,可以节省一部分燃料成本。
传统的船舶发动机功能,结合具有开创性的风能驱动,使得船舶在更加省油的局面下,也能跑到相同的海上里程数,即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又让船舶的发动机负载功率降低,从而提高了船舶的使用寿命,所以风帆助力驱动大型船舶技术,自诞生后在国际海运市场直接激起惊涛骇浪,如今凯力号已经成功交付海运公司,投入到商业化市场,只要反馈效果良好,未来中国造船厂将能依靠这项技术,有望抢夺更多造船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