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在医院污水的应用,涂山环保分享

 
楼主   帖子创建时间:  2021-07-07 17:40 回复:0 关注量:84

 

 

  随着污水处理工艺的不断进步,医院逐渐引用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相比传统医院污水处理工艺,MBR更能节约消毒剂用量,使接触时间缩短,而且在微生物灭活方面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帮助消毒工艺所产生的费用大大降低,消毒剂残留为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影响随之减少。因此,本文将对我国医院污水处理特点、加氯消毒工艺的局限以及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医院污水进行探析。


  近年来,医院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开始引用MBR,即膜生物反应器,其作为一体化设备,根据原水水质灵活配置工艺流程,能够将医院污水处达到生活用水的标准。从医院污水处理特点以及消毒工艺的局限性特点来看,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在未来医院污水应用中将成为必然趋势。


  医院污水处理的主要特点


  现阶段,国内医院对污水处理的主要有两种方法:


  第一,利用消毒剂进行消毒之后将其排入市政下水道。


  第二,对污水采取生化处理并在消毒之后向自然水体中排放。这两种污水处理方式的主要特点表现在:首先,病原微生物浓度较高,医疗单位对污水的消毒达不到合格标准。


  尤其大多医院在规模缩小、等级降低之后,其消毒方法、污水处理设备以及自我检测方面的完善程度也呈现递减趋势。其次,消毒过程中主要以氯为主。国内大多地区目标所采用的一般为一级或二级处理加氯消毒、次氯酸钠消毒剂或者利用液氯、二氧化氯进行消毒。


  第三,消毒剂投加量过量或不足的情况比较常见。一部分医院为保证杀菌比较彻底,使用过量的消毒剂,也有部分医院为节约成本,投加量明显不足,达不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传统加氯消毒工艺局限性分析


  医院中常用的污水消毒方法主要有化学法与物理法,其中化学法中加氯消毒方法应用较为广泛,如液氯、二氧化氯、漂白粉、次氯酸钠等消毒剂。医院中采用加氯消毒工艺的原因在于其操作简便,对细菌等病原体的杀灭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但存在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


  【灭杀病毒的效果较差】


  通过传统加氯消毒工艺应用于医院污水消毒过程中分析,采用此工艺对许多如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菌群的去除率极高,而对病毒取出所达到的数量级极少。


  尤其对肠道病毒进行灭杀时,由于其忍受力更强于肠道致病菌或大肠菌群,在通过次氯酸钠进行处理之后,仍可在排放的污水中检测出一定数量的病毒。因此,肠道致病菌或大肠菌群阴性无法确定病毒致病危险是否存在。


  【消毒副产物对生态安全的影响】


  如前文所提,一部分医院往往为保证实现良好的消毒效果,会投加过量的消毒剂,当余氯过高时便会使卤代烃含量逐渐增加,使其发生突变,威胁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如消毒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次氯酸钠可能生成AOX,对水源以及水生生物体会产生持久、潜在的毒性影响。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