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微生物可治理废气废水
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王海荣
“双碳”目标下,科技创新迎来新契机。
“风光资源”取决于技术
“‘风光资源’能不能风光起来,取决于人类掌握的技术。” 12月29日,参加高交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指出,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模式正在从资源依赖型走向技术依赖型,尽管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主的“风光资源”总量足以支撑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在技术转换上还不能100%满足,因此需要发展“风光水核”多能互补的能源结构。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贺克斌介绍,科技部曾将相关技术划分为六大类18个子类66个亚类,发现其中三分之一的技术是成熟的,三分之一的技术还是中试,还有三分之一的技术还在概念发展阶段。“这也意味着低碳领域的科技创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为低碳打造数字底座
“双碳”背后的数字力量正在涌动。
尽管成立不足一年,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凭借其数字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优势,在能源数字管理方面已经布局。
据介绍,华为推出的双碳云脑汇集了多个领域的能耗、碳排数据,让城市碳排管控可视化。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区副总裁胡春池指出,数字社会需要能源底座作为保障,能源的数字化是未来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他透露,创新的重点将放在推动电力电子技术与数字技术融合,打造面向行业的零碳网络、零碳数据中心。把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的数字能源技术相结合,将自动驾驶技术、AI技术应用到光伏发电站、数据中心运维中,减少碳排放等方面。
环保产业重视新动能
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李留彬表示,林业是实施森林碳汇的重要主体。李留彬介绍,国家林草局发布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方案中,遴选出了100项重点推广的林草科技成果,进一步引导林业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威立雅集团中国区高级副总裁、董事总经理黄晓军认为,在优化能源结构过程中,生物质能也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利用和发展方向。一些城市和工业厂区、园区附近的农林废弃物可以转化为生物质能源,供应热力和电力。
这一观点也引起了广东中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仕宽的共鸣。
“因为自然界生态系统中存在一物降一物的规律,废气当中的恶臭气体中的分子无论多么复杂,一定会有一种微生物能够降解或者代谢它。”罗仕宽研发的环保生物技术十分独特,它是使用优势微生物来治理废气废水。
“首先是废气当中的恶臭分子溶解在水中,或者依附在水珠、填料表面。然后微生物吸附这些溶解在水中的恶臭分子或者离子,最后被微生物降解代谢,从而达到治理废气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