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邦中国正式跨界进军防水行业,涂料老大如何搅局千亿赛道

 
楼主   帖子创建时间:  2022-01-07 15:47 回复:0 关注量:77

 

“除了‘More Than Paint’,我们也希望能自产或代理销售一些对‘刷新生活’重要的材料。比如中国近10年已在用瓷砖胶来粘接瓷砖,此外还有防水产品、硅胶、美缝剂等的市场。我们将以不同的战略涉足新领域。”立邦中国首席执行官钟中林此前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如此表示。

事实上,除了在涂料行业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外,立邦中国抓住每一次业务上台阶的契机,依托于涂料主业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及销售渠道的协同性,在刷新服务、保温材料、基辅材、砂浆、瓷砖胶等多元化业务领域也走在行业前列。如今, 立邦中国又正式进军规模千亿级防水材料市场

01

布局千亿级防水市场

作为中国最大的涂料企业,立邦正式布局市场规模高达三千多亿的防水材料行业。涂界记者1月6日获悉, 立邦SBS弹性体沥青改性防水卷材于近日正式生产下线;此外, 立邦中国已在山东、河南两大生产基地建设了防水材料项目。这意味着立邦中国正式进军防水材料行业,并不断在扩大防水材料产能。

资料显示,立邦于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业务涉及广泛,涵盖了建筑涂料、商装木器漆、汽车涂料、粉末涂料、一般工业涂料、卷材涂料、船舶涂料以及辅材辅料、保温装饰板等。截止目前,立邦在中国大陆建有超过70个生产基地,拥有员工10000余名,全国拥有超过47000个店面。公司产销规模已连续23年蝉联中国涂料行业第一。

对于立邦中国而言, 虽然目前已有家装防水涂料产品,但布局防水卷材还是第一次,这意味着立邦中国已真正意义上入局了防水材料行业,这一次加码布局,更是奠定了要在防水行业施展抱负的决心

建筑防水材料属于建筑功能材料的一种,其在经过施工后可以在建筑物表面形成防水层,从而保护建筑物免受雨水、雪水、地下水渗透及空气中的湿气、蒸汽的侵蚀,并阻止它们进一步向下渗漏。

建筑防水材料包括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等,下游需求主要集中在地产和基建,上游原材料主要是沥青等石化产品,下游应用在地产和基建。虽然防水在建筑和装修成本中占比很低,但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行业,却隐藏着一门庞大的生意。

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我国防水行业就进入到快速发展通道。根据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723家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防水企业的销售收入累计为1087.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6%;2021年1-6月份,829家规模以上防水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累计为569.9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2%。

行业处于稳步发展态势,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6月,防水行业的产量增速达到34.37%;防水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26.2%,两年平均增长15.60%。

数据显示,2018-2020年防水行业营收及归母净利增速分别超25%和17%,成长性十足。2018-2020年防水行业营收增速分别为39.6%、35.0%和25.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7.2%、45.8%和77.7%。从营收及归母净利看,防水行业成长性十足。

相较其他建材子行业,防水“赛道”最优质。一是防水行业兼具“质量”与“速度”:速度方面,2017-2020年,防水行业营收及归母净利增速维持稳定的高水平;质量方面,防水行业ROE高于其他建材子行业。二是防水行业具有“品牌效应”,强者恒强:由于隐蔽性高、价值量低和重要性高特点,防水行业易受消费升级驱动,行业龙头品牌效应逐步增强,强者恒强,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从长期看,防水行业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行业空间来看,中国已逐步进入住宅“后建筑”年代,大多数房屋已到达10年装修周期,翻修比重不断上升,二次装修需求巨大,未来厨卫阳台等与二次装修关联度大的涉及防水的部分预计将大幅提升。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和城镇化速度的进一步加快,建筑防水材料的应用领域和市场容量将持续扩大。

更值得关注的是,“一带一路”倡议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也将为建筑防水行业带来新的需求空间。数据显示,目前“一带一路”倡议下,各地拟建、在建基础设施规模已经超过1万亿元,跨国投资规模约524亿美元。有券商发布的研报预计称,“一带一路”倡议将对未来数年“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起到明显的拉动效应,也将为建筑防水行业带来新的需求空间。

根据权威数据显示,得益于二次装修和新型城市发展,当前2000亿元防水材料市场的未来5年增速预计将维持在13%的水平,将在2025年达到6000亿元的规模。 正是基于防水市场潜在空间巨大,立邦中国顺势切入防水行业可以寻求更大发展空间,并将防水业务打造成新的业务增长极,为公司的可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