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同咨询:国内新能源汽车多场景、多价位布局逐渐清晰
需求暴增。虽然行业补贴已经逐渐削减,新能源汽车销售驱动力回归下游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大众消费群体成为主力军。受我国双积分标准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
2021年前三季度,行业龙头Tesla(特斯拉)始终占据销量前段,2019年9月竣工的上海工厂在2021年截至11月底的交付量已经超过40万辆;老牌巨头比亚迪在2021年以秦、宋和唐三款车型成功开拓出混动车型的蓝海市场;上汽通用五菱推出A00级宏光MINI EV,市场反应理想,让其跻身第一梯队车企;此外,蔚来、小鹏、理想等头部新势力和吉利、长城等传统自主品牌各显神通、动作不断;华为、小米以及百度等国内科技巨头也纷纷跑步入场。随着新能源行业的蓬勃发展,市场对动力电池需求也相继旺盛,头部电池厂商拥有较强产业话语权,利润保持一定的韧性。致同认为,在“十四五”期间,随着产业政策不断完善、行业“新四化”*不断深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新的竞争格局。
* 汽车行业的“新四化”是指: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
01政策不断完善
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开端,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落实伊始,国家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消费成为主流、公共区域用车全面电动化、充电设施建设,2021年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爆发式增长新阶段。据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1年1到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超过300万辆,受芯片供应短缺等不利因素影响,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体销量保守估计在330万辆左右,预计同比增长超过140%。
致同认为,基于政策的逐步落地与实施,市场或呈现以下趋势:
1、国内新能源汽车多场景、多价位布局逐渐清晰: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多场景、多价位产品布局,产品适应场景包括城际出行、营运共享、短途代步等;价格方面出现高、中、低端的价格分布;不同场景及不同价格可以满足不同新能源汽车电池细分市场的需求。
2、智能化发展迅速,将成为整车的主战场: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及共享化)已成为行业共识,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相辅相成。2021年10月乘用车新四化指数为67.9,其中电动化指数为18.5;智能化指数为51.8;网联化指数为37.1。
3、互联网科技巨头集体抢滩智能网联新战场,融合、赋能、升级成趋势:华为志在成为“智能网联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百度不仅在自动驾驶方面与威马汽车展开深度合作,更联手吉利成立汽车品牌集度汽车;截至目前,小米的汽车产业链已初现雏形,互联网巨头大力布局智能网联领域已显而易见。
02“行业驱动力”— 动力电池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为汽车电动机动力来源。动力电池系新能源汽车主要成本构成之一,电池驱动系统占据新能源汽车成本30-45%,而动力锂电池占据电池驱动系统约75-85%的成本构成。动力电池主要分为锂离子动力电池、镍氢动力电池、铅酸动力电池等,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使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动力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