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明年将达500万辆
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2025年可达到约700万—900万辆,2030年约为1700万-1900万;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2025年会超过3000万辆,2030年大概接近1亿辆,2035年大概接近2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左茂轩 北京报道“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是技术进步、产品丰富、政策给力的结果。虽然超出预期,但是符合逻辑。”12月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1年度媒体沟通会上表示。
根据S型增长曲线的经验判断,全球汽车电动化已突破临界点,进入陡峭增长期。
欧阳明高预计,尽管受限于电池供应、芯片供应和产能限制,明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会继续增长到500万台。而如果没有这些限制,完全从需求来看,销量数字可能更高。明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肯定会在20%以上。
也就是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极有可能将在明年提前完成工信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提到的渗透率20%的2025中期目标。
基于计算分析和综合判断,欧阳明高院士团队对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与碳减排给出了新的总体预测。
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2025年可达到约700万—900万辆,2030年约为1700万-1900万;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2025年会超过3000万辆,2030年大概接近1亿辆,2035年大概接近2亿辆,2040年接近3亿辆。
乘用车碳排放方面,2021单位里程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约为电动汽车70g/km、燃油车176g/km。预计2035年纯电动车单位里程碳排放下降到每公里20克,相比2021年降低7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能源结构的变化,即绿电比例上升导致。
国内乘用车包括燃油车和电动车预计在2023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大约为6亿吨。纯电动车相比燃油车碳减排降低幅度会呈快速增长趋势,因为随着绿电的比例加大,电动车排放会大幅降低。
今年市场增长超出预期,但符合逻辑
欧阳明高表示,新能源汽车销量和渗透率2021年逐月快速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入爆发式增长新阶段。预计到11月,今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有可能接近300万,全年总体约为330万辆左右。
欧阳明高认为,今年的市场爆发应该说是技术进步、产品丰富、政策给力的结果。
技术方面,电动车电池技术持续改进和成本下降,电池系统的结构设计持续创新,比如刀片电池、C2P等大规模应用,磷酸铁锂电池大规模装备轿车。此外,电动汽车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引入对客户的吸引,电动车操控性能的优越,也让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
产品方面,电动车经过多年推广产生的品牌形象提升,新车型的大量引入,造型也比传统车更加新潮。新能源汽车车型丰富,已全面覆盖各个乘用车级别。细分市场和产品结构上出现了新的“两头挤”现象。微型车已经基本被电动车占领,豪华车也基本由电动车主导,中级主流轿车又出现了BYD超级混动这样100公里纯电里程的插电式电动车。
政策方面,补贴延续、双积分涨价、国家双碳战略的推出对厂家和年轻客户的预期引导等等因素不容忽视。同时,补贴对消费的作用正在逐步消退,私人基于市场消费的购车比例已经上升到接近75%。
未来整车技术趋势
近期,电动车1000km续航以及滑板底盘技术备受关注。
欧阳明高指出,从豪华电动车角度来看,1000km续航可能是一个趋势,但毕竟1000km续航需要的成本比较高,因此只能是豪华SUV这种档次的产品,有装电池的空间,客户也愿意买单,这主要是市场驱动的产品开发。
当然,1000km续航对技术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例如,一般会采用800V高压电气构架,高比能量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部分厂家还可能尝试固液混合的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而且安全技术的要求也会更高。
近期美股上市的Rivian,因为推出智能滑板底盘备受追捧。
欧阳明高表示,电动化整车平台可分为三种:一种就是现在基本上借鉴燃油车的平台概念,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底盘,采用的还是承载式车身;第二种就是特斯拉推出的Model S,有一个扁平式底盘,但采用的是半承载式车身;第三种就是Rivian推出的完全滑板底盘,可以承受碰撞,采用非承载式车身,车身可以做得很轻,采用各种轻量化材料。底盘不变,可以方便地做成各种车型。
欧阳明高认为,滑板底盘是技术多年演变的结果,代表了技术发展趋势。尤其是电池系统做得越来越扁平,电机比功率越来越高,电机/逆变器/驱动轴三合一用得越来越多,可以实现真正的滑板式底盘平台。再配合智能化主动避撞,将来碰撞越来越少,车身可以做得越来越轻,甚至用塑料或者布做都可以,车型开发周期可以非常短,花样可以无限多,个性化非常强,这会给汽车的设计制造带来一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