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运行用上“太阳能”
○1号线珠江路车辆段光伏发电并网成功
11月23日,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珠江路车辆段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一次并网成功,顺利发电试运行。当前,世界级光伏产业集群已在合肥初具雏形。“十四五”期间,合肥市将重点打造“一核两区”的空间支撑体系。
【现场】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运行用上“太阳能”
1号线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利用了珠江路车辆段闲置屋顶铺设光伏组件,7月1日正式进场施工,如今顺利完成了设备安装、调试及并网验收等工作,进入全容量并网发电试运行阶段。
建设方合肥金太阳能源科技股份经营发展部负责人王光荣介绍,该项目设计装机总容量为2.4兆瓦,总投资1100万元,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建成后,每年可向轨道交通提供清洁能源260万度,年节约标准煤约93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500吨。
合肥市轨道集团运营分公司机电设备处副处长高剑锋透露,“一年的发电量当中,有40%将用于列车牵引用电,可供1号线列车运行约4000列次、约9.8万公里;另外60%将用于生产设备用电。”未来,还将在其他轨道交通线路的车辆段等闲置区域推广使用光伏发电。
【成效】世界级光伏产业集群已在合肥初具雏形
1号线珠江路车辆段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节能减排效益显著,将起到绿色能源供给的示范效应。其实,这只是合肥市推广光伏应用多点开花的一个案例。
分布式屋顶、光伏建筑一体化、仓顶阳光、农光互补、渔光互补、林光互补……如今,合肥已经走出了一条光伏推广应用特色之路。
“十三五”期间,全市光伏年发电量增长近4倍,其中2020年光伏发电21.5亿千瓦时,占全市总用电量的5.6%。“十三五”期间,全市光伏新能源年平均增加值增速达18.1%。2020年,全市光伏新能源产业实现增加值增速29.4%,电池片、组件、逆变器等主要产品综合出货量超过50GW;光伏控制、逆变设备出货量继续稳居行业首位。
与此同时,产业发展的生态也在逐步完善。如今,在合肥,已经集聚形成光伏玻璃-电池片-组件-逆变器-储能系统-发电工程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了以光伏逆变器、电池片、组件企业为龙头引领,光伏玻璃、边框支架、储能系统、系统集成上下游企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世界级光伏产业集群初具雏形。
截至2020年,全市光伏产业当中规上企业已经超过40家,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晶硅电池片、高效组件等产品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谋划】拟重点打造“一核两区”空间支撑体系
安徽省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提出,支持合肥等市结合地方实际,差异化布局光伏玻璃、电池、组件、逆变器等光伏产业链重点环节,加快构建形成区域集聚、优势互补、配套协同的光伏产业发展格局。同时,还将鼓励有条件的光伏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主动拓展国际国内市场。
合肥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也已明确,将实施产业集群培育计划。聚焦光伏、风电、生物质能三大重点领域,突破高效太阳能电池、现代电力电子及高效逆变、先进储能、分布式发电、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天然气等技术,重点实施阳光电源新能源发电成套装备制造基地二期、清洁电力装备产业园一期等项目,打造“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
按照前段时间对外公示的合肥市“十四五”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十四五”期间合肥光伏产业的规划总体空间布局为“一核两区”。其中,“一核”即高新区;“两区”即两大光伏产业集聚区,包括新站高新区及其综合保税区和肥东县。
目前,高新区已集聚全市重点光伏企业逾40家,形成了光伏玻璃、光伏电池片、电池组件、逆变器、储能设备和光伏电站建设等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已经形成领跑全省的产业发展新业态。
“十四五”期间,高新区将充分发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才集聚和科研创新优势,以推进原始创新和技术应用为引领,支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平台建设,解决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面临的共性技术难题,打造我国光伏产业技术创新高地。
同时,以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为核心,壮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生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一流的光伏产业科技创新和生产制造基地。
新站区及其合肥综合保税区将重点发展新型高效电池及组件、光伏玻璃、新型储能设备等光伏产品、装备和关键部件,同时开展国内外光伏贸易、展销、物流、会议和论坛等活动,打造合肥市、安徽省的光伏产业综合服务区。另外,肥东县计划打造合肥乃至全省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